苗族風俗搖馬郎
慧研君
游方,舊稱“搖馬郎”,是黔東南、黔南苗族青年男女公開的社交和娛樂活動。這些苗族青年男女往往通過游方這種方式,交結(jié)朋友,選擇伴侶。
《黃平州志》上曾有這樣的記載:“......吹笙間以山歌,木葉兩相勾引于深溝密菁,促膝私語,謂之‘搖阿妹’,又謂‘搖馬郎’”。至今亦然。苗族有同姓同宗不婚的習俗,有的地方同姓不同宗也可通婚。為了青年男女社交,每一個苗寨都有供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場所,叫“游方坡”,或“游方坪”。節(jié)日一到,母親為女兒做花衣,父親存錢打首飾,把女兒打扮起來去有方。男青年往往要爬山涉水幾十里,甚至上百里,主動到游方坡去游方——用吹口哨、木葉、夜簫、蘆笙或唱山歌等信號邀請女青年出門。有的地方平時夜間也可以游方。姑娘們身著嶄新的衣裙,頭戴銀首飾,頸配銀項圈,用以表示自己的富有,并以自己美麗的容貌和姿態(tài),吸引小伙子的愛慕。他們在游方坡見面后,小伙子十分禮貌的和姑娘打招呼,稱贊姑娘的美貌,然后通過對山歌互相介紹。夜幕降臨后,小伙子吹起蘆笙,姑娘在蘆笙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步隨著舞曲變換,進、退、回、旋,整齊而優(yōu)美,多樣而和諧,時而強健有力,時而輕盈舒緩。尤其在月光下,悠揚的蘆笙伴著優(yōu)美的舞姿,蒙蒙朧朧,,像到了另一個天地,特別富有詩情畫意??梢哉f苗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是在舞蹈和對歌中進行的。
深夜后,男女青年圍著火塘對唱。這時候的對歌往往是小伙子用歌聲贊美姑娘的美麗、聰明等,抒發(fā)愛的情意,把一切贊美的語言都拿出來。姑娘也可以“海誓山盟”,表達出非他不嫁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