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陽海興寺
令怡氏
隆紹三寶,廣種菩提,石窟安僧依鷲嶺;
道說無生,宏開覺路,佛陀現(xiàn)相肇海興。
上面此聯(lián),乃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林湘雄先生為贊頌潮陽名剎海興禪寺住持僧釋隆道法師而撰的。
海興禪寺位于潮陽海門鎮(zhèn)貓石山麓,依山面海,前瞻蓮峰,南鄰海港,北接練江,廣汕高速公路傍寺而過,棉海公路橫貫寺前,寓靜于鬧,環(huán)境清幽。梵宇依山構筑,飛檐翹脊,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別具風韻。
隆道法師祖籍潮州,夙具善根,二十一歲赴湖南南岳南臺寺禮寶曇大和尚受具足戒。據(jù)海興禪寺資料介紹:1996年初,隆道法師應邀蒞海門弘法時,慧眼觀察北門幽嶺,潛龍隱伏,瑞氣氤氳,自忖此乃禪林寶地。遂率信眾披荊斬棘,結茅蓬于貓石山之亂石崗上。隨后擇吉破土興工,摧亂石,平地基,筑石階。某日,風和日麗,晴空萬里,工匠開山炸石之際,風云突變,大雨傾盆,亂石之中,突現(xiàn)一尊妙相莊嚴之石雕佛像,信眾欣喜若狂,消息不脛而走,聞喜訊樂捐者絡繹不絕。
隆道法師說,在后來施工中,又獲一塊青黛色奇石,狀若彌勒佛。隆道法師自忖所獲奇石,宜依狀雕刻為彌勒佛圣像。正擬訪聘巧匠時,忽有一閩籍石匠,登山謁訪,自稱夜夢佛祖囑咐:速往潮陽海興寺雕刻佛像。石匠平生從未到過海門,遂千里迢迢,幾經(jīng)周折,尋訪至寺,自薦愿承擔刻佛工藝。石匠虔心刻佛,經(jīng)十來天功夫,一尊袒腹開懷之彌勒佛圣像,笑口迎人,登上法座。此便為海興寺“石佛”之由來。
時逢旱天,高崗建寺,山泉枯竭,飲水奇缺。然龍?zhí)熳o法,難行能行,每晚降雨,化作甘霖,足供民工飲用,利于正常施工,一時傳為奇聞。歷時五月,克盡艱辛,削平荒山亂石。復歷時七月,依山構筑大雄寶殿、石佛殿、藏經(jīng)樓、祖師殿、念佛堂……琳宮瓊閣,飛檐翹脊,紅墻黃瓦,溢彩流金,一座莊嚴佛寺巍然矗立高崗之上。
自創(chuàng)建以來,由于香火鼎盛,信眾日增,先建之殿宇,已難容信眾禮佛之需求。隆道法師目顧寺側廢置石場,亂石崢嶸,崎嶇凹陷,他認為若能因地制宜,平整石崛,擴建梵宇,美化寺容,豈非兩全其美!遂于寺側石場山地,規(guī)劃擴建新殿宇。歷時三載,新殿鼎立,梵宇莊嚴。新辟之大雄寶殿,規(guī)模宏偉,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目前系潮汕地區(qū)石木結構規(guī)模最大的大雄寶殿。殿內供奉一佛四菩薩漢白玉圣像,造型典雅,寶相莊嚴、儀容慈祥。建筑以潮汕傳統(tǒng)工藝金漆木雕、精美彩繪、南北石雕為特色,布局和諧得體。
如今,海興禪寺新殿連老殿,依山而立,樓閣殿堂,錯落有致,花榮木茂,曲徑通幽,蔚然壯觀,不但成為信眾禮佛的好去處,而且還成為旅游觀光的新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