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云頂石城 南宋王朝的凌冽風(fēng)骨(2)
曼辭氏
2、大炮助陣 有效對蒙軍實施“空中打擊”
余玠(?-1266)字義夫,南宋末將領(lǐng),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鎮(zhèn)人。他初投淮東制置使趙葵作幕僚,以功補進副尉一職。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以來,他屢與蒙古軍戰(zhàn),有功,升淮東制置副使。淳祐元年(1242年)任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四川總領(lǐng)兼夔路轉(zhuǎn)運使。換句話說,余玠就是西南地區(qū)的最高軍事首腦。1266年,耗盡元氣的余玠在云頂石城破城之后服毒殉國。這是后話。
元代學(xué)者姚燧在《中書左丞李忠宣公行狀》有記述道:“宋臣余玠議棄平土,即云頂、運山、大獲、得漢、白帝、釣魚、青居、苦竹筑壘,移成都、蓬、閬、洋、夔、合、順慶、隆慶八府州治其上,號為八柱,不戰(zhàn)而自守矣?!?/p>
踏著崎嶇的石梯走上云頂石城,放眼一看,這石城因山為勢,利用天然峭壁作為城垣,城垣中斷處則以條石扣榫,丁字形堆砌筑墻相連。城垣處在緩坡地帶時,則加筑“一字墻”以防入侵者接近。山下是一片荊棘叢生、綠樹茂盛的連綿山巒。山巒下,則是形如玉帶、蒼翠欲滴的沱江。
志費尼的《世界征服者史》介紹,宋蒙戰(zhàn)爭后期,一路節(jié)節(jié)敗退、力量式微的宋軍無力和長于野戰(zhàn)的蒙古軍硬拼,只好打山地戰(zhàn)和對方死磕。于是,成都府、潼川府大部分都遷移至云頂山上,山上駐軍最多時竟有9000人。巍巍石城,戈劍如林,旌旗獵獵,呼聲震天,退無可退的守軍同仇敵愾,決心與石城共存亡。
那天下午,瑟瑟山風(fēng)中,我踏著滿地的落葉茅草,在山林走了幾個小時,力求尋訪到每一處古戰(zhàn)場遺址。這古石城布局十分機巧,它利用四處天然的峭壁作為對付敵人的城垣,東西寬2公里,南北長2.1公里,8座城門均構(gòu)筑在懸崖陡坎之處,緩坡地帶則加筑“一字墻”以防敵軍接近。城墻上,設(shè)有多處城堞和炮臺?,F(xiàn)完整保存的遺址有北城門、長寧門及其他古建筑約5000平方米。
其中北城門,是最讓蒙古軍大吃苦頭的堅硬堡壘。它位于云頂城的北端,扼守一條由北面陸路上山的狹窄通道,是蒙軍首選的進攻方向。城門由無數(shù)長條石砌成,門洞高2.5米,寬2.2米,為3道券拱,兩進板門,更是易守難攻。
另外,不得不提到與云頂石城夾江對峙的炮臺山。我是在另一時候去的炮臺山。它海拔844米,因清代咸豐年間曾挖出一尊銅炮而得名。炮臺山兩邊有兩尖峰對峙,像一只飛躍而下的雄鷹護衛(wèi)此山,山形奇特陡峭。當(dāng)年,蒙古軍猛攻云頂山的時候,沱江對岸的炮臺山隔空相助,互為犄角,有效實施對蒙軍的“空中打擊”,配合得相當(dāng)默契。這也是令蒙古軍首尾難顧、棄尸無數(shù)的重要原因。
3、慘烈阻擊 15年殲敵2萬多人
金堂縣文史資料記載,南宋末年,面對來勢洶洶的蒙軍,四川安撫制置使余玠運籌帷幄,他安排部將孔仙、蕭世顯等率兵8000余人,募捐千金,又招募在川的所有南宋殘兵駐守巍巍云頂山,參加川西保衛(wèi)戰(zhàn)。
1251年秋,蒙軍大將旭烈兀率3萬鐵騎直撲云頂山。蒙軍先是在山下的沱江邊安營扎寨,次日派人上山傳話,要宋軍投降。宋軍知道,這些從北方殺來的游牧軍隊素有“屠絕”惡習(xí),他們每戰(zhàn)勝一座城市或部落,即便對方繳械已降,也常把他們殺光屠絕。眾將士殺了來使,決心死戰(zhàn)到底。
這年11月初的一天凌晨,旭烈兀派出500多名蒙軍爬到半山試探性進攻。宋軍在孔仙等人的部署下,撥出3000人守在山旮旯里,其余4000多人藏在草樹掩映的地洞和壕溝里,等蒙軍攻到北城門正要搭云梯時,宋軍突然火炮齊發(fā),弓弩猛射,滾石擂木暴雨般傾瀉下來。攻山蒙軍防不勝防,霎時成了“刺猬”,丟下300多具尸體嗷嗷逃跑了。
3天后的一個夜晚,120名蒙軍死士每人背著一捆潑了油的干草,借著月色悄悄摸上山,他們想在西門城垛下放火突襲。宋軍早已聽到動靜,他們瞅準時機,突然發(fā)力,朝負草的蒙軍猛放火箭。蒙軍還沒搞清怎么回事,就全身上下被點燃,一個個變成火人,哀嚎滾地。很快,被燒死的士兵堆滿山谷,場面十分悲愴。
次日,旭烈兀站在浩蕩沱江邊,透過叢林,仰望半山腰橫七豎八躺著的士兵遺骸,長嘆一聲。他一時找不出拿下云頂山的辦法。
以后數(shù)年間,蒙軍打打停停,又先后上百次進攻石城,各種手段用遍,還使用令人毛骨悚然的毒箭(史料記載,蒙古人的毒箭含砒霜巴豆,射擊時會產(chǎn)生強烈的毒煙)、火油等。但他們每次進攻,都被宋軍阻擊在危巖下,照例又留下一堆堆尸體。
1266年春,蒙軍得到援兵后再次進攻。此時,由于蒙軍用遠炮摧毀了山上的屯田,加之石城早已斷糧,守軍只好靠采蒿和面作餅,吃不飽,又開始殺軍馬。軍馬殺光了,就吃草根和樹皮。
生死關(guān)頭,防守石城南門的副統(tǒng)制姚世安扛不住了,他趁著月色溜下山去,降了蒙軍。三天后,姚世安憑借熟悉地形,帶蒙軍敢死隊摸上山來,猛烈進攻。殘存的宋軍從清晨激戰(zhàn)一整天,陷入被動。戰(zhàn)至黃昏,剩下的350名宋軍全部陣亡。余玠自己也服毒自盡。云頂石城首次陷落。
四川文史資料介紹,15年間,僅蒙軍在云頂山就傷亡2萬多人。這在蒙軍一路向南攻城略地的戰(zhàn)事中,是極為少見的。
兩年后,金堂縣及成都平原的民眾,不堪忍受蒙古貴族的血腥屠殺和殘酷蹂躪,多次配合殘存的南宋軍隊奪回了云頂城,并據(jù)險防守,多次和蒙古軍展開拉鋸戰(zhàn)。1268年夏天,云頂城再次被蒙軍攻占,所有守軍壯烈犧牲。
又過了三四年,大約在1271年前后,在川的南宋軍隊為收復(fù)云頂城作最后一搏,他們以上萬精兵奇襲云頂山。此役結(jié)果,史書未作記載。但史家推斷,上萬名南宋將士應(yīng)該是全軍覆滅了。他們也是成都一帶為了南宋王朝做最后血戰(zhàn)的捐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