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中秋習俗
冰可
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明、最大、最美,人們仰望夜空,懸在天上的銀盤圓圓亮亮,自然聯想到家人的團圓。晉中的中秋節(jié),首先是一個“團圓節(jié)”。人們特別注重八月十五全家團圓團聚,外出的人紛紛趕在皓月升空之前回到家,與家人相聚,共慶佳節(jié)。而出嫁的姑娘則忌諱在娘家過中秋,一定要趕回婆家。團聚宴會上,每家每戶講究擺一個自己制作的特大月餅,直徑1至2尺,叫“團圓月餅”,壽陽一帶叫“完月”。還有的地方將月餅制作成塔餅,即將月餅由小到大層層壘疊起來,像一座寶塔。交城、文水、祁縣一帶,孩子們還要做許多“耍耍月餅”,即將月餅做成老虎、兔子、猴子、獅子、老壽星等形狀,可食可玩,十分有趣。
金秋八月是一個碩果累累的豐收季節(ji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晉中各種果子都成熟了,當八月十五那輪明月冉冉升起,將清麗柔和的銀輝灑向人間的時候,西瓜、紅棗、石榴、梨、蘋果、葡萄等各色鮮果瓜品的香氣氤氳飄散,醉了天,醉了地,醉了正在賞月的晉中人家,此情此景,就連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也難媲美。這樣的中秋節(jié)可算得上是一個色香味俱佳的“果子節(jié)”。
晉中那些出嫁的姑娘們在中秋晚趕回婆家過節(jié),不僅是要與傳統(tǒng)社會規(guī)定的家人——婆家人團聚,更是要趕回去參加女人們必須參加的祭月。傍晚,家家在院中擺上供桌、供品,將月光圖掛于桌前。祭月時講究“男不拜月”,由家庭主婦帶領家中所有女人和孩子燒香、敬紙、叩頭,祁縣一帶祭月時口中還要誦念:“八月十五月正圓,月餅西瓜敬老天,西瓜甜來月餅圓,全家來團圓?!?/p>
就祭月這項風俗而言,晉中的中秋節(jié)又可稱為“女兒節(jié)”或“拜月節(jié)”。祭月之所以不讓男人參加,只讓女人參加,完全是因為月亮與女人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眾神系統(tǒng)中,最早的神是自然神,如山川日月等,這種自然神后來又以人格神的形式出現,即賦予自然神以人的特點,而最早的人格神性別是女性,月神也不例外,因此月宮里才有美麗的嫦娥。
當男權社會取代女權社會之后,各種女性神逐漸向男性神過度,只剩下少數女性神殘留神間。月神有幸保住了女性性別,但卻從全方位的神降為只司生育的神。男權社會中作為生育工具的女性,因此自然會將生育希望投向月亮,所以她們要在八月十五月亮最圓、最大的時候祭拜月亮,因為生育的希望往往就是她們人生最大的希望,更何況闔家團圓只有在人丁興旺的基礎上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