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喪葬習俗(2)
涼城無愛
停尸靈位 死者遺體放在家里,男尸頭部朝向正門,女尸頭部朝向后門。遺體底鋪一張露蔸葉席,上面蓋著黃色或灰色氈被,富家蓋龍被(黎錦)。遺體頭下以一塊銀元或一面青蛙銅鑼當枕頭,手里男左女右拿著一塊銀元。表示死者富貴和去陰間有錢交付問路費。南豐地區(qū)用繩子綁著死者的小腿,意為死者不得在世間游蕩,行走正道往祖宗那里去。在尸體頭的方向放置一碗酒、兩把稻谷、牛下頜骨或豬下頜骨和一盞煤油燈。在尸首腳的一邊,放一盞煤油燈。靈位兩旁放著草席,做為守靈人員的座位。停尸3天。
停棺靈位 木棺放在死者家廳堂,棺內(nèi)用草席和黑白布鋪底。把遺體放進棺內(nèi)手腳放直,以一塊銀元墊頭,左手掌握著一塊銀元,上面鋪蓋著黑白布和灰色氈。蓋棺后,在棺材上面鋪蓋著灰色氈或龍被。在棺材首尾各點一盞煤油燈(出殯前,煤油燈不許熄滅),停棺周圍鋪著草席,供守靈人員坐著,停棺3天。
守靈 民間普遍把靈柩放在家里三天。守靈時,死者親屬按照輩份次序坐在靈柩兩旁痛哭地呼唱悼歌,參加治喪眾人邊喝酒邊唱悼歌追述死者生前的功過。遠程趕來治喪的親戚朋友,帶著豬、羊或米酒和錢等,到靈位吊唁和唱悼歌。悼歌黎語“韋勿”。悼歌的內(nèi)容,主要敘述死者的功德和活著的人失去親人的痛苦。曲調(diào)悲哀,韻味感人。在守靈期間,燈火通明,悼歌陣陣,場面十分悲痛。死者靈位,禁忌狗、貓、雞等畜物跨越遺體。對前來吊唁的親戚朋友,喪家送給每人一元錢或在衣袋里放一片樹葉,表示生者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