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年節(jié)禁忌(3)
飛雙
二、其它節(jié)日
正月二十日,叫“天穿節(jié)”或“補天補地節(jié)”,是陜西特有的民間節(jié)日?!锻倏h志》云:“此日以紅縷系餅餌擲之屋上,謂之‘補天’?!眿D女停針一日。
正月二十三日,是“太上老君出殯日”。舊時,延長縣作紙人為太上老君帶孝,白水縣夜放燈火如元宵。延安俗諺云:“大忌二十三,太上老君不出庵。”《同州鎮(zhèn)志》云:“禁不得食米,或禁三數(shù)日,懼病疳?!薄俄n城縣志》日:“二十三月,作佛事,忌用刀斧,恐傷佛故也?!?/p>
二月初二,叫“中和節(jié)”、“龍?zhí)ь^”,是中國農(nóng)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城固縣忌擔水,忌掃地,忌鋤田。因為擔水會驚動水中的龍,掃地揚塵會損害龍的眼睛,鋤田能碰傷龍的鱗甲。丹風縣忌烙饃,只能蒸饃。全省婦女停針一日,恐怕刺傷了龍的眼睛。清明節(jié)與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稱“三冥節(jié)”。寶雞忌見棉花,認為見了棉花會患頭病,婦女停針三日。
四月初八,叫“浴佛節(jié)”,相傳是佛祖釋迦牟尼的生日。一些地方禁屠割一日。
五月初五日,叫“端午節(jié)”、“端陽節(jié)”、“夏節(jié)”。舊時,人們認為是兇日,所以要佩戴香包。宜君縣給牛、馬、雞、犬都要戴。據(jù)說香包有“驅鬼避邪”的功能。人們于此日掛蒲艾、喝雄黃酒,也是為了避邪。城固等縣忌坐門坎,據(jù)說坐了會長痔瘡。
六月初六,稱“天貺節(jié)”、“迎女節(jié)”、“蟲王節(jié)”、“曬衣節(jié)”?!断虒幙h志》云:此日“出書籍衣服以曬,俗謂蟲不嚙”,因而忌雨。另外,俗諺云:“六月六日雨,菜根遭蟲蛀?!?/p>
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jié)”。俗信鬼于此日出來活動,故亦稱“鬼節(jié)”。除上墳外,忌出行,以免遇到鬼。
八月十五日,稱“中秋節(jié)”、“秋節(jié)”。民間于此日夜間祭月、賞月,因而忌陰雨。另外,《臨潼縣志》云:“中秋有雨,次年元宵必陰”,主年景不好。
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禁屠宰。
九月九日,叫“重陽節(jié)”。舊時,視這一天為兇日,因而有登高避禍的習俗。宜君縣群眾在一清早就登到附近的山頭,直到下午才能回家。
冬至節(jié),也叫“冬節(jié)”,忌不吃餃子,俗信否則會凍掉耳朵。忌吃不飽,俗諺云:“冬至吃飽飯,一冬不咳嗽。”華縣在辛亥革命后到建國前,一些私塾要于此日停課,祭祀孔夫子和文昌帝君。
十二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稱“除夕”。禁忌與春節(jié)大體相同,如忌說不吉利的話,忌哭鬧,忌打破碗碟,婦女停針等。另外,女子此日忌吃娘家米,商南俗諺云:“三十吃了娘家米,祖祖輩輩還不起?!奔梢估镌诖箝T外叫人。若有人叫不答應。蒸年饃時,忌鄰家婦女來借東西或生人來家,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蒸出的饃皮子不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