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王廟里供奉的是誰(3)
濃綺
整首古歌譯成漢語有200行,敘述了苗族西遷的原因和過程以及進入古州后因土地肥沃而人丁興旺、五谷豐登的景象。后來,苗族因人口發(fā)展等原因,才分成數支遷往黔東南的各縣及外地,而其中“寧公”一支,就住在現(xiàn)在的高岜苗寨。
朱法智認為,這首古歌透露了兩大信息,即苗王廟的建廟時間和苗王的身份。
關于苗王身份,古歌中說得很明白:故尤,即蚩尤。關于建廟時間,應是在苗族進入天鵝壩后,至苗族分成數支遷出古州之前。從黔東南苗族人口較多的幾個縣的縣志中可知,苗族各支系從古州分開進入各縣的時間,距今至少一千七八百年,由此推論,苗王廟最遲在西晉就建立了。
有人質疑,認為苗族有很多“尤公”,不足以證明古歌里指的就是蚩尤。但朱法智認為,古歌里約定俗成地提到“故尤”就是指蚩尤,而且說他有“九萬個子孫”。除了蚩尤,又有誰有如此多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