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袍 蒙古民族的象征(3)
中國好小伙
土默特蒙古穿著的蒙古袍主要以無開衩的為主,男子冬季多穿無開衩藍(lán)色吊面皮袍,腰系紅、黃、藍(lán)色綢帶,上懸褡褳和火鐮,餐刀,外套馬褂,頭戴氈帽,頂綴紅纓,腳蹬香牛皮靴子或矮勒藍(lán)布靴子,有時也穿棉襖或羊皮大襟短衣,腳穿單臉或雙臉布鞋。已婚婦女頭盤兩半頭,戴兩半頭帽,身著無開衩棉長袍,不系腰帶,腳穿布鞋或繡花綢緞鞋,有時也穿高底單臉鞋。襪子不論男女均用白布自制,無赤腳穿鞋之俗。
巴爾虎蒙古人無論男女均穿寬下擺的長袍,男子靠下腰系腰帶,以上提袍為美;婦女則靠上腰系腰帶,以袍子上部貼身為美。陳巴爾虎人穿有開衩長袍,新巴爾虎人則穿無開衩長袍。巴爾虎人所穿的長袍“特爾利克”均要鑲寬沿邊兒,袖口為大馬蹄袖,婦女長袍的袖子則以膝齊長為美。在所有蒙古族部落中,巴爾虎蒙古人的蒙古袍從整個款式風(fēng)格上較多保留著古代蒙古民族服飾的特點(diǎn)和部落服飾的傳統(tǒng)風(fēng)格。
科爾沁蒙古的蒙古袍的主要特點(diǎn)是窄下擺有開衩的長袍。以科爾沁巴林袍式為例:科爾沁巴林男子春秋季主要穿有開衩的棉袍、去毛皮袍和夾袍。男子長袍有馬蹄袖和無馬蹄袖兩種,婦女所穿長袍無馬蹄袖,婦女也無系腰帶的習(xí)俗。此外科爾沁巴林人所穿的長袍在鑲邊裝飾方面也有各自的特點(diǎn)。阿魯科爾沁、扎魯特和巴林一帶在皮袍上鑲青色寬沿邊兒,而棉袍、夾袍、單衫不作鑲邊裝飾,綢緞長袍則鑲庫錦沿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