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袍 蒙古民族的象征(2)
中國好小伙
鄂爾多斯地區(qū)的蒙古袍特點就是比較長,身長袖也長且比較寬大,兩側(cè)均不開岔,只留淺口,大襟右側(cè)系扣。男式長袍較肥大,穿時必須系腰帶;領(lǐng)口高,冬天可以御寒,夏天防止蚊叮蟲咬。女士長袍緊而束身,顯示出其苗條健美,男子為藍棕色,女子紅、粉、綠、藍、綢質(zhì)袍,年老的為藍色、古銅色。夏季所穿的單、夾蒙古袍顏色較淡。鄂爾多斯男子在穿著新衣時要舉行儀式并吟誦祝辭:愿吉祥如意/為你成吉思汗的兵丁/試穿新裝時/扣上黃金紐扣/以奶食行涂抹禮時/愿你衣領(lǐng)上/鵬鳥高歌鳴唱/愿你雙肩上/二龍騰飛/愿你把大衣襟/裝滿珠寶/愿你緊束腰帶/掛滿金銀/愿你前大襟/牽了馬駒/愿你后大襟/引來羔羊/愿新衣的主人/凡事如愿以償/永遠平安康泰!
察哈爾蒙古男女均穿開衩長袍。長袍分為有馬蹄袖或無馬蹄袖兩種。馬蹄袖又名“圖如”,根據(jù)穿著對象和季節(jié)的不同,有大小之別:搞家務(wù)的婦女和老年人的馬蹄袖小一些,年輕人和放牧人的馬蹄袖則大些;夏季長袍的馬蹄袖小,冬季長袍的馬蹄袖則大。一般來說,察哈爾人在夏季穿襯衣、長衫、夾袍和單、夾布褲;冬季穿白茬皮袍、吊面皮袍、山羊皮答忽、皮褲或棉褲;春秋兩季則穿吊面羔皮袍、棉袍、粉皮褲(去毛皮褲)外加套褲。
阿拉善蒙古人的長袍不分男女均釘單道扣袢兒,共釘5道扣袢兒,無馬蹄袖。在長袍的領(lǐng)子、大襟、袖口均以庫錦或綢緞為沿邊兒。男子穿有開衩的寬下擺長袍,靠下腰系腰帶,背后打褶。婦女則穿無開衩短下擺長袍,靠上腰系腰帶,下擺與靴靿要齊。阿拉善蒙古人的蒙古袍在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稱呼。冬季穿白茬皮袍和吊面羔皮袍,名曰“烏齊得勒”;春秋季穿以布帛為面料的棉袍,名曰“厚層拉布希格”。夏季穿以布帛為面料的夾袍,名曰“薄層拉布希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