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帝神話 顓頊、帝嚳二帝及其傳說
玉卿
顓頊(zhuān xū)和帝嚳(kù)是繼黃帝之后的兩位較有影響的神話人物。他們既是天神也是人神。在我國古典神話傳說中,顓頊最初是作為天帝出現(xiàn)的一位大神,若按神譜排下來,他應(yīng)是黃帝的曾孫。帝嚳是繼顓頊之后的一位帝王,15歲時幫助顓頊冶國有功,被封為諸候。
顓頊、帝嚳二帝作為中華民族東都部落的兩代首領(lǐng),管轄黃河中下游游一帶。濮陽西郊的內(nèi)黃一帶,不僅是顓項和帝嚳活動的中心,也是他們建都之所和安葬之地。
今內(nèi)黃縣三揚莊鄉(xiāng)三楊莊村西三里許的硝河兩岸,有一座氣勢恢宏的顓預(yù)、帝嚳陵墓及廟宇,俗稱二帝陵。
唐宋以來,歷代皇帝都曾遣官來此祭告二帝。群眾性的祭祈則更為頻繁。二帝陵因年代久遠,又臨黃河故道,至清同治時期已漸漸被飛沙掩埋。
1986年以后,有關(guān)部門組織人力對內(nèi)黃二帝進行清沙處理?,F(xiàn)己清出的建筑有大般五間。殿前有長廊,殿兩測各有廂房三間,山門前右側(cè)有水井一眼。殿后200米以北,已清出陵墓圍墻(俗稱紫禁城)。陵墓南墻上嵌有元、清兩塊標志碑,上書“顓項陵”和“顓聯(lián)帝陵”,廟宇內(nèi)清出碑碣約50塊,其中般內(nèi)41塊,為“御制祭文”和皇帝欽差之祭。
流傳在當(dāng)?shù)氐亩哿昱c硝河的傳說,就是人們懷念先祖功德的故事。
傳說幾千年前,內(nèi)黃西南一帶有一個黃水怪,經(jīng)常口吐黃水淹沒農(nóng)田,沖毀房屋。顓頊聽說后就決心降服它。可黃水怪神通廣大。他倆打了九九八十一天也不分勝敗。顓頂便上天求女媧神幫忙,女蝸偷來天王寶劍交給顓項并教他使用方法。顓頸得天王寶劍打救了黃水怪,為了給人間造福,他用天王劍法把一個大沙崗變成一座山,取名鮒(魚禺)山,又用劍法在山旁劃了一道河,取名硝河。使這里有山有水,林禾茂盛,人們過上了幸福生活。
不知過了多少年,黃水怪叉偷偷回來了,它憤怒地~口把硝河里的水吞盡,一尾把鮒(魚禺)山打碎。從此,硝河干涸了,鮒(魚禺)山恢復(fù)為原來的大沙崗。顓項聽說后,又星夜兼程,會戰(zhàn)黃水怪。途中,他碰見一位算命先生,便戲謔地問:“我將死歸何處?”算命先生答:“頭枕無石山,腳登無水河。死在一寇之地?!鳖呿攣淼竭@里又和黃水怪打了七七四十九天,終于打死了黃水怪。這時,他也累倒了,扭頭看見地頭立一標志牌,上寫“寇家地”。他忽然想起算命先生的話,四下一看,只見硝河干涸,沙丘蜿蜒起伏,躺在寇家的土地上。顓頊帝哈哈大笑幾聲,隨壽終于此。后來,帝嚳看此處是塊風(fēng)水寶地,死后也葬于此。
顓頊在當(dāng)?shù)厝嗣裥闹械奈恢檬呛芨叩?,被尊稱為“高王爺?!眰髡f顓頊生前懲治黃水怪,死后仍可退水救民。傳說有一天,高王爺顯靈,變成一位自發(fā)蒼蒼的老人,座在高王廟的臺階上閉目養(yǎng)神。不久。天空下起了大雨,山水河水匯到一起,滾滾而來,毀莊淹田。洪水流到白發(fā)老人的面前時不再往前流了,從水中鉆出了兩個人不像人、獸不像獸的怪物。白發(fā)者一揮手,怪物就沉下水去,隨后,洪水就慢慢地退走了。高王廟一帶又避免了一場洪水災(zāi)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