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坐歌堂” 傳唱數(shù)千年的婚嫁歌(2)
時光眠
廣安坐歌堂
在廣安山區(qū)鄉(xiāng)村,有一個古老的風俗,那就是少男少女通過媒妁之言,相親、開庚、選日期后,女方在男方迎娶前一天要辦灑席,稱為花筵酒。
晚上,女方新娘要坐歌堂。 在院壩中隨意擺上幾張桌子,放上幾盤糖果、瓜子、花生、葫豆,側(cè)邊放一缸老蔭茶。女方的手帕朋友、四鄰親友、細娃兒、小妹崽,大家隨意坐著站著,鬧鬧熱熱,打打吵吵,恭賀新娘出嫁。 伴著閃爍的星星和一輪明月,先起哄叫新娘唱嫁歌。新娘在羞得無法推辭時,就清唱起來,其內(nèi)容不外乎是告別父母親友,或者歌頌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舍不得離開等。如流傳在肖溪、石筍、龍臺一帶的謝父母歌唱到“一謝父母多辛苦,趁早摸黑盤大奴。奴今要舍父母去,怎不叫奴落淚珠。二唱父母心地好,自己喝稀干留到。干的拿給奴家吃,肥足樹苗長得高。三唱父母心地善,父母恩情高如山。如今難舍父母去,叫奴怎不淚漣漣……”唱了感謝父母恩情的歌后,就唱友情、愛情的歌了,唱到誰時,誰就向桌上丟錢,名曰“壓箱錢”。
直唱到月落三更,才慢慢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