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工藝-西蘭卡普(2)
之風(fēng)
西蘭卡普是以深色的錦線為經(jīng)線,各種色彩的粗絲、棉、毛絨線為緯線,進(jìn)行手工挑織。它色彩艷麗,圖案新穎,多達(dá)幾百種。一般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自然景物、禽獸、家什器具、鮮花百草;二是幾何圖案,最常見的是“”字圖,單八勾、雙八勾等等。三是文字圖案,如喜、福、壽等。整體效果古樸典雅,層次分明,惟妙惟肖,光彩奪目。
土家婦女擅長紡織早見史籍。秦漢時期,人們把土家先民的織錦稱為“(上宗下貝)布”,是皇室的上乘貢品。到了宋代,土家織錦工藝興盛,廣泛流向市場交易中。這時的“溪布”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布”的傳統(tǒng)。明清時期土家人西蘭卡普工藝進(jìn)一步發(fā)揮,逐漸形成獨特制織程序,達(dá)到較高的水平。
今天的西蘭卡普作為土家族特有的工藝品,已經(jīng)從山寨,走向全國,甚至沖向世界了。1985年,土家族老藝人葉玉翠與漢族工藝美術(shù)家李昌鄂合作的五幅《開發(fā)山區(qū)》織錦壁掛,在倫敦國際博覽會上展出,獲得好評。打花老藝人朱么妹,熊經(jīng)文織的兩幅壁掛,一幅參加過加拿大的中國工藝美展,一幅參加過坦桑尼亞、贊比亞的中國工藝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