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南和故事 斗雞臺
宇寰
南和城的正明門外,有個古跡叫斗雞臺。相傳是宋公子斗雞的地方。
宋公子是指唐朝宰相宋璟的小兒子宋衡。別看宋璟在朝堂堂正正,治國有方,算得上中外馳名的丞相,可他的這位貴公子,還真是個游手好閑啷里郎當(dāng)?shù)娘L(fēng)流之輩呢!
宋璟上朝走了之后,把家從宋臺搬到城里來住。因宋衡是老幺,自小就很嬌慣,大了以后,仍然喜歡干些斗雞耍狗的事。一天他從學(xué)館里沒精打采地走出來,走到十字路口,看見兩只大公雞正在打架,頓時來了精神,連蹦帶跳奔過去就喊:“雞斗,雞斗!快往前湊,誰要不斗,日它老舅!”說著就彎腰瞪眼地看起來。那兩只雞就像受了他的鼓勵,勁更大了。你撲過來,它沖過去,你叼住它的冠子,它擰住你的脖筋,越斗越兇,越打越猛,誰也不肯服輸。宋衡看得簡直入了迷,順手拉過一個富家子弟就說:
“哪只公雞能勝?”
“我說‘大黑袍’能勝!”
“不,我說‘錦羽鱗’能勝!你敢跟我打賭?”
“打賭就打賭,二十個銅錢!”
說完倆人就勾手盟誓,為各自的雞加油鼓勁兒。
那兩只雞直斗得鮮血淋漓,羽毛橫飛,還是不肯罷休。過了一會兒,只見那“錦羽鱗”定了定神,振了振翅兒,一個飛龍鉆沙跳上去,咬住“大黑袍”的喉管兒,把它壓在身子底下。那“大黑袍”幾次掙扎,也翻不過身來,終于拖嚕著翅膀逃走了。這位宋衡高興得一蹦老高,立刻跟那富貴公子要來二十個銅錢。宋衡把錢放在手里,掂了掂,心里想:要是能把那個“錦羽鱗”買到手,讓它天天跟別的雞斗,準能成為一只“斗雞王”,那才更有意思哩!可是一看,那只大公雞已經(jīng)跑遠了,就趕緊追上去,跟在后面看它是誰家的雞。追來追去,追到一個觀音廟里,見一個老奶奶正在甩簸箕簸糧食,就向老奶奶說明來意。老奶奶笑了笑指著旁邊一只雪里白母雞說:“要買就得連我這只母雞一塊買去。因為它們是天生的一對兒,誰也離不開誰。剛才就是別的雞欺負這只雞,大公雞才去跟它們斗哩!可是要買母雞價錢就得加兩倍,三十錢才行!”宋衡說:“你這母雞能下金蛋,還是能下銀蛋,咋這么貴呀?”老奶奶說:“又能下金蛋,又能下銀蛋,就看你有沒有那福份,”宋衡聽了只好把兩只一塊買了。
宋衡得到這兩只雞,既不敢讓母親知道,又得瞞著學(xué)館里的先生。只好找了個偏僻的地方去耍。于是就跑到正名門外的土山上,那兒又寬敞又僻靜,是個十分理想的斗雞場。宋衡就在那兒立了斗雞的擂臺。起初,宋衡的“錦羽鱗”總不肯跟人家的雞斗,有不少人恥笑它是個“草雞毛”。宋衡氣得真想一刀把它的頭剁了。后來想起買雞時老奶奶的話,心里忽然明白了。從此宋公子每次斗雞之前,先讓“雪里白”'跟人家斗,斗敗之后再讓“錦羽鱗”出馬?!板\羽鱗”果然斗得十分兇猛,每斗必姓。這樣一來二去,宋公子斗雞就出了名,還得了不少錢。
有一天,宋璟從京城回來,在家里看不到宋衡,又到學(xué)館里去找,也沒見他的影子,后來聽說在南邊斗雞臺斗雞,就到那里去了。一出正明門,就見土山上圍滿了人,宋璟擠進人群往里看。這時,宋衡斗雞正斗到興頭上,你看他:捋胳膊,挽袖子,揮手弄拳地給雞加油。臉上刁二畫虎不象個人形。宋璟一看忍不住失聲喝道:“農(nóng)民廢耕,學(xué)生黜學(xué),都來斗雞,成何體統(tǒng)!”眾人一看是宋丞相來了,都悄悄溜走了。宋衡見父親站到面前,嚇得跪到地上說。:“孩兒不敢了,孩兒不敢了!”宋璟怒氣沖沖地說:“往后不準你到這里斗雞!”說著就要把宋衡領(lǐng)走。宋衡既不敢不聽,又舍不得丟下那兩只雞,就吞吞吐吐地說:“那、那兩只雞也是我的?!彼苇Z看看斗雞臺上的那兩只雞。說:“公雞司晨,母雞生蛋,讓它們各務(wù)其本去吧!”
宋衡走了以后,那兩只雞白天飛到筆架山上打食兒,晚上就住在斗雞臺里。每天清晨“錦羽鱗”按時打鳴,就像鐘表一樣準確。聲音又大,又好聽,全城都能聽到。人們聽到雞叫就起來耕做,十分勤奮。“雪里白”呢,天天生蛋,從不間斷。有時人們耕地起得早了,也能撈出個金雞蛋來。大伙兒都說,這時宋丞相給咱留下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