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

<sup id="mtwjv"></sup>
<legend id="mtwjv"></legend>

    涇川“完顏部落”尋蹤(4)

    未藍澄海

    雖然完顏村的諸多王室墓冢和歷史遺物,足以說明這一支完顏部落后裔的來歷,可他們的先輩又是如何護送祖先靈柩,奔赴這千里之外呢?對這個問題,多年來一直潛心研究涇川的歷史文化,尤其關注“完顏部落”的張懷群解釋說,女真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因此借助畜力,大范圍遷徙相對容易。同時,女真族在順治皇帝入關以前習慣于火葬,因此護送靈柩長途遷徙的負擔并不重。

    據(jù)他介紹,公元1115年到1234年,女真人在我國的東北地區(qū)建立了金朝,立國120年。

    后到公元1616年至1911年,女真人努爾哈赤統(tǒng)一女真各部,編滿洲八旗,并尊完顏金朝諸帝為先帝。

    金代以來,因戰(zhàn)而遷的金宗后裔完顏部落人,以家族形式聚居并成為當?shù)鼐用竦牟辉谏贁?shù),目前,人數(shù)較多的有安徽的肥東、福建的泉州,臺灣的彰化和甘肅的涇川。不過,除涇川以外的完顏人已經(jīng)不姓完顏了。

    還有一個令人難解的問題是,為何這個聚居了5000多完顏族人的部落,能夠一直沉默800多年,直到近兩年才被發(fā)現(xiàn)?據(jù)村民講,他們從小就被長輩教育,出門不能說自己姓完顏,不能說自己是誰的后代,更不能說祖宗的墓在這里,一是為了保護祖先的墓,二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命。這可能就是這個村子沉默了800多年,直至近年才為外界所知的原因。

    張懷群認為,這一切主要與葬在這里的兩位王族之死有關。不管是首先來到這里的完顏亨的家人和隨從,還是60年后來到這里的完顏承麟的部族,等于都是為了防止被滿門誅殺,才逃到這個偏僻的地方躲起來的。到達涇川后,大家都嚴格遵守著“保密”的原則,因此,除非本族人,外人極少知道這個家族的淵源。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初七和三月十五,是完顏族祭祀祖先的日子,然而在身份未能公開之前,他們只能悄悄地把祖先的遺像拿出來到山上“密祭”,傳統(tǒng)的放馬等祭祀活動也無法正常開展。

    隱姓埋名只是為了生存,這樣的日子并不是完顏族人所希望的。新中國成立以后,完顏村人終于可以不再膽戰(zhàn)心驚的過隱姓埋名的日子了,然而,由于山村的落后和閉塞,令外人無從知曉這個有著多年的隱居生活和悠久歷史的村落,直到2004年守陵人開始公開祭祖尋根。

    2004年農(nóng)歷三月十五(公歷5月3日),是完顏村人800年延續(xù)下來的祭祖的日子。當日,在完顏村舉行了這些守陵人定居涇川以來的首次公開祭祖活動,也是800年來規(guī)模最大和規(guī)格最高的一次祭祖活動。這一天,意味著完顏村的完顏族人正式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存在。

    這天中午,完顏村內新落成的完顏祠堂開光揭彩。參加祭祀的完顏村后裔先后向祖先敬獻了禮幛、花籃和三牲祭品。完顏村人還根據(jù)傳統(tǒng),舉行了漢族女神皇甫圣母的祭祀儀式,全體族人到緊鄰九頂梅花山的堡子山上皇甫圣母墓地舉行了保莊稼、滅害蟲的“祭蟲”儀式。

    當天,從國外和國內各地趕回來的涇川籍完顏氏人以及完顏村后裔,約數(shù)千人參加了公祭活動。涇川縣內外更是有超過3萬人的各界群眾參加。很多人第一次目睹了放馬、放神鷹、放仙鶴和祭黃繩等完顏村人隱秘的古老風俗,這些風俗,寄托了完顏村人對本民族祖先的懷念。

    在這些祭祀儀式中,祭黃繩是最具特色的。祭祀開始前,由村民將一根1000多米長的黃色繩子從山上的樹枝上連到山下的完顏祠堂附近,然后將紙制的馬、仙鶴和神鷹從山頂沿繩子一放而下。黃繩,是“黃神”的諧音,祭黃繩取的就是祭祀皇神,即祖先之意。這是完顏村人在隱姓埋名的時代形成的獨具特色的祭祖形式,同時也體現(xiàn)了完顏村人所信奉的薩滿教的內涵。

    涇川完顏村這次公祭活動的盛況,通過電視、報刊、網(wǎng)絡等媒體的傳播,被阿城市委書記李克軍看到了。他立即親自率領市委組織部部長張立民、市委辦主任商志廣、市教育局局長王景明、金上京歷史博物館館長、阿城市滿族聯(lián)誼會會長關伯陽等一行8人,于2004年5月29日來到?jīng)艽h完顏村,受到?jīng)艽h委書記劉旭賓、副書記何瑞蓮、縣政協(xié)副主席張懷群及縣旅游、教育、文化部門和鎮(zhèn)、村負責人及村民的熱烈歡迎。

    阿城市是金朝建立的第一個都城,是古代女真族的發(fā)祥地,后經(jīng)金、元、明、清等朝代的民族大融合,如今阿城市已找不到姓完顏氏的人了。近年來,為了挖掘整理女真人的民俗文化,發(fā)揚女真民族“以小搏大,不屈不撓”的精神,阿城市打出了“金源文化牌”,投資3000萬元,建成了“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并從2000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金源文化節(jié)。

    東北老家的親人和遷往甘肅涇川800多年的完顏后裔首次見面,可謂百感交集。李克軍等人考察訪問了完顏村歷史遺存和完顏村民后,大家一致肯定:涇川完顏村是全國現(xiàn)存完顏姓人口最多的聚居區(qū)。他們激動地說:阿城金代后裔和涇川完顏人同宗同源,是骨肉兄弟,雖經(jīng)800多年分離,今日終于相見相識,這是金源文化傳承大業(yè)的重大發(fā)現(xiàn)和特大喜事。

    他們還考察了鑄于金大安三年的萬斤鐵鐘,驚見鐘上鑄有女真文,該鐘是涇川八景之一“宮山曉鐘”的標志。

    《甘肅日報》、甘肅電視臺記者聞訊專訪了李克軍書記和阿城代表團,并采訪了完顏村金源文化遺存及村民生活現(xiàn)狀。涇川完顏及全縣人民也熱忱歡迎阿城鄉(xiāng)親、定居在全球各地的完顏姓氏滿族后裔來涇川拜謁完顏承麟、完顏宗弼之子墓和完顏宗祠,敬祖省親。

    考察期間,李克軍書記誠懇邀請涇川縣組團赴阿城尋根訪祖,交流感情,共同傳承金源文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盡天職。

    2004年6月17日,完顏村完顏小英、完顏成貝、完顏懷緒和完顏杰代表完顏村的父老鄉(xiāng)親,專程趕到黑龍江省阿城市,參加了第三屆金源文化節(jié)千年尋根祭祖儀式,受到當?shù)赝臒崆榻哟?,當?shù)孛襟w也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宣傳報道。

    隨著完顏村人的公開亮相,很多的學者、記者和完顏后代前來這里考察、采訪、尋根。

    2005年2月10日,《甘肅內參》以《探訪最后的完顏部落》為題,刊發(fā)了新華社甘肅分社記者馬維坤、梁強、宋常青采寫的專題報道。

    3月初,《遼沈晚報》記者王曉倩只身來到完顏村,采寫了《探秘全國最大的“完顏部落”》,在該報3月9日“深度”版刊發(fā)。

    7月23日,由甘肅廣播電視總臺、甘肅創(chuàng)藝影視制作有限公司等單位聯(lián)合攝制6集電視專題片《走進神秘的完顏部落》,在涇川縣王村鎮(zhèn)完顏村正式開拍,將完顏村這個有著濃厚民族特色的村莊全景式的展現(xiàn)在了世人面前。

    7月份,西北師大的幾位教授來到完顏村,抽取了120名完顏村人的血樣,準備做DNA鑒定……

    中華民族歷經(jīng)戰(zhàn)亂紛爭,如今,達到了空前的大融合。正如張懷群所說,宋金之爭,早已成為歷史。作為歷史的延續(xù),我們對完顏村應該用一種歷史的眼光去看待。目前國家已啟動了“中華百姓游”項目,中華所有姓氏起源地和住區(qū)最大地,將被認定為該姓的起源地與代表性繁衍地。從這一點講,完顏村是無價的文化旅游資源。

    現(xiàn)在,完顏村人成立了“涇川金源文化聯(lián)誼會”,歡迎海內外的完顏姓氏后裔來涇川祭祖省親,希望攜手開發(fā)完顏村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完顏村人造福。同時,也讓更多的人認識這個民族,了解這個民族,把女真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保存下來,留住民族的根。

    內容加載中……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