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特產(chǎn):垣曲炒琪
沵卜配
垣曲的娃娃是從小吃炒琪長大的,與炒琪齊名的還有垣曲人稱作的干饃饃(不是饅頭,是一種很薄很薄的干餅)。我小的時候最愛吃的也是這兩種吃食了。
干饃饃做起來相對簡單點,是母親為了哄孩子最應時的一種吃食了。
“別哭了,我給你做干饃饃吃”,每當孩子鬧騰時,做母親的只要有了做干饃饃吃的許諾,孩子立馬就不哭了。那時候沒有現(xiàn)在林立滿目小吃食,超市、小賣鋪都有各色吃食供孩子們吃, 物資貧乏也使得這些農家小吃成了孩子們心中的最愛。
取上乘石磨白面,用雞蛋和面,放上芝麻炒鹽、 花椒葉,搟成薄餅,放在鏊(一種垣曲特有的平底鍋)上烙,并不斷翻轉,當兩面黃而不焦時就好了。干饃饃吃起來香脆可口,也可以用開水沖個雞蛋泡著吃,主要是喂食沒有長牙的孩子。干饃饃可以存放很長時間不壞。
炒琪制作起來就比較復雜了,所以大人們輕易不會許諾做炒琪的,只有家里有人出遠門、上學等等,才會制作炒琪。我上大學期間,每次上學時都要帶一袋炒琪,也是我們宿舍乃至附近幾個宿舍同學最愛吃的小吃了。至今有幾個同學回憶起來還提起當年吃我的垣曲炒琪呢。制作炒琪和面什么的與做干饃饃差不多,根據(jù)放進去的料不同,可以制作各式各樣各種口味的炒琪。最不同的是炒制的方法不同。制作炒琪,首先一大早要去運回一大筐觀音土(一種白色的土,取之山壁高處或半山腰,干凈無污染),我家后山就是一座觀音土山,從半山腰采集的土塊,干凈、潔白,不含半點雜土。運回家后,在院子里清掃出一片干凈地方,用木槌把土塊一點一點搗碎,搗爛,用籮面的籮把搗碎成面粉狀的觀音土直接過篩到大鐵鍋里,這個時候的觀音土比細面粉還要細。
當把做炒琪的面和好后,做成細條狀,再用刀切成一段一段的小塊(如上圖),等候下鍋。當把面粉狀的觀音土都放到鍋里以后,就可以燒火了。火一定要燒大火,一直把觀音土燒開了,觀音土達到沸點,就像一鍋開水一樣滾起來,然后就可以把切好的炒琪放進鍋里了,就像下水餃一樣,并且要用笊籬不斷地上下?lián)?,以免剛放進去的小塊炒琪粘連起來。當炒琪翻黃色時,炒琪就差不多好了??梢杂皿苫h撈出來了。
剛撈出的炒琪是不能吃的,不但因為太熱會燙傷嘴,并且上面的土也太多。把炒琪撈出來后,要過篩去土,再用干凈的干布擦拭,并且要反復換干凈的布反復擦拭,直到把炒琪上的土都擦拭干凈了,這樣炒琪就制作好了。
當滿當當?shù)某寸骺梢猿粤说臅r候,你再看那制作炒琪的人,一個個灰頭垢面,達到沸點的觀音土四處飄逸,落在人衣服上,臉上,頭上,已經(jīng)分不清眉毛和眼睛了。
吃一次炒琪不容易呀。所以,家里輕易不做。我只記得小時后大姐每次從縣城中學回家來要走時,母親才做一次炒琪或者干饃饃給帶上。所以,吃一次炒琪不容易呀。
炒琪是好東西,垣曲人外出都要帶點,什么水土不服,腸胃不適,吃點炒琪就好了。
前不久我回老家,十幾位親人相聚便樂的我不知東西南北了, 喝起酒來嘴邊就沒有了站崗了的,很快便醉的不知所以了。到第二天醒來,胃里還是翻江倒海難受的不得了,并且是吃啥繼續(xù)吐啥?!俺渣c炒琪吧,炒琪養(yǎng)胃”,外甥女一句話提醒了我,于是我抓起幾顆炒琪小心翼翼地一顆一顆吃起來,十幾顆炒琪吃下去竟然一口也沒有吐。我又大膽抓起一大把吃起來。兩三把吃下去了,不但沒有吐,胃里也不難受了,肚子也不餓了,人一下子就精神起來了。
炒琪,不僅養(yǎng)胃,還可以解酒!
在物流、信息交流迅速的今天,很多地方特產(chǎn)已經(jīng)不屬于地方獨有了,在其他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也有制作。 炒琪,卻是只有垣曲才有的農家特產(chǎn),口味多樣化,純手工制作,不添加任何防腐制劑。它口感脆甜 是養(yǎng)胃,出行,必備的佳品。在垣曲中條山農貿市場上,各家炒貨店都有各種炒祺供應,有雞蛋炒琪、芝麻炒琪、麻辣炒琪、五香炒琪、油酥炒琪、奶油炒琪、豆油炒琪、無味炒琪、奶粉白糖甜炒琪、咸淡炒琪、花生仁炒琪、核桃仁炒琪,品種全、花樣多。
據(jù)說,炒祺已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相傳為古時舜攜娥皇女英,暢游歷山炒琪洼所留的。在垣曲,親人外出,嬌兒遠游,家中老母每每都要炒制一袋帶上,以防他鄉(xiāng)水土不服。于今來講,則是一種極好的休閑食品。
你想吃炒琪嗎?到垣曲吧,看看中國舜文化發(fā)源地的垣曲, 游覽一下愚公移山的王屋山,了解下中國第一銅礦的中條山銅礦,飽吃一下垣曲的各色小吃,這座小城,會讓你回味無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