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劃龍船的來歷
青青
在貴州、湖南等地的苗族聚居區(qū),流傳著劃龍船的故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南野河口的深潭里,盤踞著一條惡龍。它常常把火吞下又吐出來,睡覺時當(dāng)枕頭,玩夠了,又才一口吞下。因此人們只要提起南野河口那條惡龍,就覺得毛骨悚然,膽戰(zhàn)心驚,不敢上那兒去,所以那里的魚多得像田里的蝌蚪一樣。
當(dāng)時嘎等寨有個名叫故亞的老人,很勇敢。他不但是一個莊稼能手,而且是一位捕魚行家。人們都敬重他。故亞老人,生來還有一股犟脾氣,就是服軟不服硬。你說好,他比你更好,你說你兇,他比你更兇;是龍,他扳你一只角;是虎,他要拔你一撮毛。老兩口子,年近半百,才得一個兒子,一家三口,相依相靠過日子。
每年農(nóng)歷四、五月間,正是大魚上浪時節(jié)。農(nóng)家的活兒,也就這個時候最忙。逢到這個時節(jié),就是一個三頭六臂,也免不了要顧此失彼。可是故亞卻是一個有條有理的人,他每天除了把田里地里的活路搞得扎扎實實外,每晚還得下河打魚。
一年的五月初的一個晚上,天邊掛著一彎月牙,四野灰蒙蒙的,故亞插完最后一兜秧,洗好了犁、耙,吃過了晚飯,走到門口揣摸一下天氣,回到屋里,背起魚網(wǎng),扛起燒桿,拉了兒子一把,朝著河里走去。路上,兒子怯生生地問他:“阿爸,你這不是要到南野河口去嗎?”“是呀?!惫蕘喼纼鹤雍ε?,便鼓勵說:“怕什么,我就要到那里去,那里的魚多嘛……”“這……”兒子還沒說完,又被故亞接過去:“我倆爺崽,好好打它一船回去,明天洗秧兜,叫伯叔們都來,大家喝一頓酒”兒子看到父親勁頭十足,只好壯著膽子跟著他去。
到了南野河口,在迷蒙的月光下,水面閃著一層層的清波,陰凄凄的,故亞馬上吩咐兒子在船尾撐船,自己在船頭撒網(wǎng),船在暗藍色的深潭里,像織布的梭子一樣,橫沖直闖,穿波插浪,每提起一網(wǎng),總是沉甸甸的,接著就是一條條肥嘟嘟白晃晃的大魚,在船艙里活蹦活跳,面對著這豐盛的收獲,故亞的心里自然也就用不著多說。他只顧撒網(wǎng),早把一切都忘掉了。忽然,水面涌起了巨浪,接著船在水里只是打轉(zhuǎn),不再往前劃動,他才想起:恐怕艙里的魚太沉,兒子劃不動了,掉頭一看,呀!船尾空蕩蕩的,兒子不知哪里去了。他大聲的喊,喊呀喊的,除了兩岸的回聲以外,再也聽不到兒子的動靜,這時他又才想起:……在這個地方,兒子不見了,還有什么好說的呢!——他咬緊牙關(guān),憤憤地罵道:“好呵!你硬是找到我的頭上來了,這不能怪我無情了!……?!苯又没疰?、火石、火草,藏在腰包里。一個筋斗,栽下水里去。
原來今晚,惡龍出來覓食,聽到水面有響動,它霍地鉆上水面,看見故亞的網(wǎng)正撒得歡,船尾站著一個嫩娃崽。它馬上運了運氣,張著血盆似的大口,呼的一下,就把故亞的兒子輕輕巧巧地吸進肚子里去了。
故亞邊潛水,邊罵道:“你……你這孽畜,吞了我的兒子,吞了多少來打魚的兄弟,今天我要用這身老骨頭同你拼了?!?/p>
潭寬不可量,深不可測。故亞潛了半天才到潭底,他從潭頭摸到潭尾,從寅時摸到卯時,摸呀摸的,好容易在一垛石壁上,摸到一個洞,洞口光溜溜的,他順著爬進去,越往里走越寬越深,拐了又拐,彎了又彎,一直走了九拐十八彎,最后才爬上一垛不太高的巖坎。上了巖坎,只見四壁金光光,明晃晃的,地下也鋪著光溜溜的石板。再往里走一程,果真來到了龍窩,那條龐大的惡龍,閃著片片鱗光,還在呼鼾呼鼾地睡大覺,床下墊著又厚又茸的草,周圍堆著千百具尸骨。故亞再一看,可憐的兒子,正被惡龍拿做枕頭,壓得扁扁的,早就斷氣了??吹竭@般慘狀,故亞怒從心中起,卷起衣袖握緊拳頭,向惡龍沒頭沒腦地捶去,惡龍從睡夢中驚醒,正要反撲,故亞一個箭步跳下巖坎,火速取出火鏈、火石、火草,敲了火點著了龍窩。這時,惡龍從眼睛里吹出兩道寒光,向他猛撲過來,故亞也鼓足全身之力應(yīng)戰(zhàn),一人一獸,在濃煙烈火中絞成一股,殺成一團。
天麻麻亮,人們看到河口冒出一股股濃煙,又過了七天七夜,惡龍才從水里冒出來,那么大,那么長,黑不溜秋的,隨著惡龍冒出來的同時,故亞也漂出了水面,可是這位老人,已經(jīng)氣絕了。“南野河口的惡龍被燒死了!故亞也死了!”一傳十,十傳百,一時河口聚集了成千上萬的人。
為追念這位英雄的老人,慶祝地方得到安寧,人們砍下了油杉,造了許多龍船,學(xué)著故亞與惡龍搏斗的氣魄,幾十人劃一只。在水面穿梭如箭,又把龍肉割下來,讓人們都能嘗到這個惡家伙的肉,以解除心頭的仇恨和恐懼,同時也永遠記住這位老人的事情。
在南野河口鬧了三天三夜,然后把龍肉分到沿河各村寨,直到五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劃龍船的場面也就更加深遠,更加熱鬧。以后,苗家就有了一年一度的劃龍船習(xí)俗,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