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大壽與包66個餃子的民間風(fēng)俗
清風(fēng)扶醉月
六十六餃子源于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風(fēng)俗,在過去民間流傳著“人到六十六不死也爛掉塊肉”的說法,所以老人到了六十六歲生日的時候,兒女們就會用六兩面、六兩肉、包六十六個麥穗形壽餃給父母吃,麥穗、麥穗就是邁過這一歲的諧音。以求得平安吉祥,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人過花甲又稱大六(實際是指六十歲一個花甲子),在中國的傳統(tǒng)紀年里,從甲子開始到癸亥止,剛好是六十年。之后又從甲子開始紀年)。
中國的花甲子紀年是十個天干與十二個地支相配而成。十二個地支分別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十二個生肖。這十二個生肖(或叫地支)里,每隔六位就是相沖。
民間有種說法,相沖就以為不好。有的人叫做沖犯太歲。
六十六歲就是兩個六,平常寫字時,我們可以說是隔一行,或是隔一個字。而66這個組合,若隔一個字,就是隔的6字。隔6就有相沖之意。
如果有什么東西包起來,相沖之事可以減輕或避掉(這是民間的一種說法),因此在66歲之時,就要吃些包起來的東西。
包起來的東西有月餅,餃子,包子之類。
月餅的誕生,傳說與殺元人有關(guān),這在中國民間凡是與死,與殺人有關(guān)的都認變是不吉的。因此,大壽之時就不會吃月餅。
在民間有在七月半(農(nóng)歷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給先人燒紙錢或是其他什么祭祀物品的習(xí)慣,這種又稱之為“燒包”,因此大壽之時就不會吃包子之類。
面條有長的含義,人們自然就會聯(lián)想到“長壽”,因此在大壽之時通常是吃面條或餃子。
66倒過來就是99,意思是老年人摔倒或是跌倒也不緊,生活或生命還是長長久久之意。
66又有六六大順之意。
66又稱為雙六,兩個字加起來是十二,剛好是十二個地支的一個輪回,即有始有終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