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運動紀念日(4)
有人歡喜
一二·九運動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和響應。天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杭州、西安、開封、濟南、太原、長沙、桂林、重慶等城市的愛國學生舉行請愿集會、示威游行,或發(fā)表宣言、通電,聲援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陜甘蘇區(qū)學生聯(lián)合會也發(fā)出響應的通電,蘇區(qū)各界民眾集會聲援全國各地學生的抗日救國運動。
12月1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發(fā)表《為援助北平學生救國運動告工友書》,號召全國各業(yè)、各廠的男女工友起來召集群眾會議,發(fā)表宣言和通電,抗議漢奸賣國賊出賣華北與屠殺、逮捕愛國學生。
12月21日,上海市總工會通電聲援北平學生,呼吁全國同胞一致興起,集合民族整個的力量,反對任何偽組織之存在,以維護主權(quán)而保國土。廣州鐵路工人、上海郵務、鐵路工人舉行集會,發(fā)通電,要求對日宣戰(zhàn)。魯迅、宋慶齡等愛國知名人士贊揚愛國學生的英勇奮斗精神,捐款支持學生抗日救國運動。海外華僑也以各種方式支援愛國學生。
12月17日,宋哲元發(fā)表《告北平學生書》,稱“有共黨煽動利用學生愛國運動”,如仍有“軌外行動”,決予“適當制止”。
1936年1月,京、津等地學生組織南下宣傳團,深入到工農(nóng)群眾中去宣傳抗日。
3月31日,為北平第17中學學生郭清死于獄中,北平舉行抬棺示威游行。
1936年初,廣西省學生救國聯(lián)合會舉行抗日示威游行。
5月28日,北平舉行示威游行,游行的口號是:“擁29軍抗日”、“發(fā)揚29軍抗日傳統(tǒng)”、“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
5月30日,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29軍軍長宋哲元發(fā)表談話,表示"“若日本仍然增兵華北,余將與29軍將士實行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