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迷魂陣村”
迷念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地處土地肥沃的華北平原,京杭大運河從城東經(jīng)過,自古是繁華之地。在縣城北6公里處,有兩座村莊都叫“迷魂陣村”。南邊的叫“大迷魂陣村”,北邊的叫“小迷魂陣村”。據(jù)傳,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相傳這里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軍師孫臏與魏國大將龐涓斗智的舞臺之一。有外人進村后,沿著村內(nèi)狹窄的街道行走,會覺得方向隨時在變,不辨東西南北,以至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發(fā)生錯覺,想走出村子,比登天還難。當(dāng)?shù)赜幸粍t民謠唱道:“進了迷魂陣,狀元也難認;東西南北中,到處是胡同;好像把磨推,老路轉(zhuǎn)到黑。”
據(jù)說曾經(jīng)有個外地人進入“迷魂陣村”賣豆腐,一天當(dāng)中他就看到了十二頭花牛和十二家大墻的。實際上是只有一頭花牛、一家打墻的。賣豆腐的在村里轉(zhuǎn)了十二圈卻渾然不知。這個故事還有一個版本說是,一個賣豆腐的和一個賣香油的同事進村。同事迷了路,在村子上面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碰了又七、八次面。而且每次都經(jīng)過一個婦女旁邊。這個賣豆腐的說到:“這個村子上賣香油的真多啊?!辟u香油的回答到:“賣豆腐的也不少啊,都碰到過七八個了”。這話被旁邊的婦女聽到了便哈哈大笑說道:“你們兩個都迷路了,村上只有一個賣豆腐的,一個賣香油的,我都看見你們路過七八次了”。據(jù)村民們說介紹,“小迷魂陣村”由東西并列的兩大塊組成,分成前后的兩條街。從東北向西南又向西北,呈牛梭子形狀。
村中的道路斜斜曲曲,沒有固定方位,方位隨著道路走向而建。斜度不一,方向各異。村外的土地呈磨齒狀圍村分布,參差錯落,當(dāng)?shù)亟心X子地、洋襪子地、牛梭子地。也就是說村子里的房屋、街道、土地都是斜的。大小“迷魂陣村”,特別是小“迷魂陣村”。建房選向與廣大華北平原的房屋建造和村莊的布局有明顯的不同。甚至與周圍各村有著很大的不同。其中的奧秘值得深究。揭開“迷魂陣村”建房選向之迷很可能對現(xiàn)代的選址建房有所啟發(fā),也使其具有了一定的科學(xué)價值。被山東省旅游局命名為“軍事旅游村”??梢匝垏鴥?nèi)外有關(guān)專家前來考察,探討村莊的發(fā)展歷史故事和傳說的真實性,挖掘更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從而提高其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探秘尋幽。
如今的“迷魂陣村”,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從村中穿過,外地人沿著馬路就能走出來村莊,在也不用擔(dān)心會迷路了。站在馬路上看這村中的房子就能感覺到布局的不同,一側(cè)的房屋后一排總比前一排凸出一塊,另一側(cè)則是凹進去一塊。讓人覺的十分奇妙。村上的老屋已經(jīng)所剩無幾,但村名說他們蓋房時扔會按照前人的規(guī)矩來確定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