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忌雷節(jié)
光遠(yuǎn)君
貴州丹寨有些苗族寨子的群眾過“忌雷節(jié)”。在高高的龍泉山下,有一道小山游龍般沉浮著向南伸去。住在山下 忌雷節(jié)的丹寨合心公社塘中、杉木等寨的苗族群眾,過著一個獨(dú)特的節(jié)日——忌雷節(jié)。每年從第一聲春雷響起,以后每隔十二天便忌雷一次,直到秧葉長成雞毛狀為止。忌雷期間,不能犁田、耕地、播種,如果違犯,以為雨水不宜,莊稼歉收。
忌雷主要是針對每年頭次雷聲而言。這種忌雷的生產(chǎn)民俗形成的原因,可能一是由于敬畏雷神,俗以為雷聲表明天神又開始光顧下界,大地又將生機(jī)勃勃。農(nóng)夫必須若干天禁止耕作,以示迎接雷神的莊重。
二是以每年第一次響雷為信息標(biāo)志,確定春耕春種的起始時間。因?yàn)轭^幾次春雷常在正月下旬,二月上中旬,這時尚屬早春,寒潮未止,所以禁忌過早翻地下種,以免春苗受到寒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