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zhèn)江金山的來歷傳說
蘊和子
波濤奔涌的揚子江中,有一座島嶼,名為金山。大清康熙皇帝南巡至鎮(zhèn)江,曾駐蹕于金山。金山頂峰留云亭內(nèi)有一座石碑,碑刻為康熙帝親筆御寶“江天一覽”。
金山蘊含著很多人文典故,引人流連忘返。古典小說《說岳全傳》提及岳飛到過金山古跡“七峰亭”??菇鹈麑㈨n世忠、梁紅玉夫妻二人駐扎于金山抗擊金兵。梁紅玉親擂梅花大鼓,鼓舞士氣;《水滸傳》中有張順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潤州城(即鎮(zhèn)江)的故事。歷代名人雅士,如李白、白居易、蘇東坡、王安石、范仲淹、王陽明等人都曾登臨金山觀景,留下許多珍貴的詩詞歌賦。
若追溯金山的來歷,還有一段感人的傳說。
據(jù)《八仙得道傳》所述,這座金山并非天然所成,數(shù)千年前揚子江上并無島嶼。周朝時期,揚子江邊有位隱居的君子,名為馬上原,他只有一個女兒,才貌俱佳,德容兼?zhèn)洹?/p>
馬氏后來嫁給一個古姓書生。古書生的母親于氏是繼母,為人兇悍狠毒。馬氏性情平和,力修孝道,侍奉婆婆,但這于氏似乎天生一肚子怨氣,經(jīng)常顛倒黑白是非,虐待媳婦,將其打得體無完膚。
古書生孝順繼母,不敢忤逆繼母,但又心疼自己的妻子。好好的家,被繼母折騰得愁云慘淡。夫妻二人被這位老人家逼得走投無路,進(jìn)退兩難。二人百般隱忍,盡心盡力孝養(yǎng)繼母。寧肯自己忍受饑餓,也要為母親備齊一日三餐。
古書生知道,家境貧寒日久難支,難以贍養(yǎng)母親。于是古書生和妻子商量一番后,決定出去工作,賺些祿食。古書生臨走前,叮囑妻子對待母親要盡禮義、盡孝心。
古書生離開后,馬氏婦兼子職,恪守孝道,她千方百計賺得一些銀錢,奉養(yǎng)于氏。于氏卻因她能夠賺錢,反說她行為不檢點:要不然,一個婦人怎么會有賺錢的本事!
馬氏不善言辭,聽到婆婆散布謠言,一時憤急攻心,暈絕過去,良久才醒來。馬氏本想以死明志,但轉(zhuǎn)念又一想:寧她不慈,我也不能失孝于她,況且夫君臨行前囑咐過要奉養(yǎng)婆婆?!安荒茈S便輕生,否則要讓誰替夫君奉養(yǎng)年邁的老母呢?”馬氏將百般委屈忍了下來。
古書生到一戶商家工作,他也頗有作為,加之人品高尚端正,很得主人信賴,薪俸漸漸多起來,他將所得都寄回家鄉(xiāng)。
于氏收到古書生寄來的銀兩,全都?xì)w為己有,絲毫不問兒媳死活。有了足夠的銀錢享受生活,于氏覺得兒媳實在多余,于是暗自謀劃,要將兒媳馬氏賣給他人。
于氏借口要媳婦替自己到河神廟還愿,于是雇人抬著轎子,把媳婦抬走了,打發(fā)馬氏出門。馬氏心地實誠,當(dāng)真以為是去河神廟。行至半路,才發(fā)現(xiàn)路不對。一問轎夫,馬氏才知道婆婆已經(jīng)將她改嫁他人。馬氏誓死不從,投江保節(jié)。
馬氏生前仁孝貞烈,死后江神收管其精魂,將其送到水晶宮。龍王敬她氣度高潔,格外禮待她,還知道她日后有道緣,來世定能修道歸真。
幾年以后,古書生因經(jīng)營有道,賺得金銀無數(shù),后收到母親去世的消息,趕回奔喪,這才知道妻子已投江殉節(jié)。
古書生心中悲痛萬分,將所得的金銀財寶全部沉于妻子投江之處。古書生見世事無常,便出家學(xué)道。
此事傳入水晶宮,驚動了龍王。龍王請出馬氏,向她道明此事:“你們夫妻二人夫賢婦節(jié),是難得的孝義之人,神鬼為此感佩不已。你的夫君已經(jīng)出家,將來前程不可限量!”
龍王護(hù)送馬氏再次轉(zhuǎn)生為人,千年功行,屆時即可圓滿!
龍王因念及二人賢夫賢妻,高德清苦,于是令江神在馬氏殉節(jié)的地方,藉古書生投擲的金寶之氣,升出一座聳立江心的島嶼,供后人憑吊瞻仰。
龍王詔令下達(dá)后,揚子江中果然涌出一座山,后世高人洞悉前緣,知道了這座山的來歷,因此稱之為“金山”。
馬氏再次轉(zhuǎn)生后,托生在何姓人家,玄女教她修道之事。何女修道有成,即后來八仙中鼎鼎有名的女仙——何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