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陶文化(2)
俊之桑
謹慎,不傷無辜。他執(zhí)法公正,“決獄明白”,“聽獄制中”,“五刑五用”,乃至“天下無虐刑”,“天下無冤獄”。他注重教化,“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無刑”。主張以“法治”輔助“德治”,希望最終實現(xiàn)社會上沒有犯罪行為的大治局面。
皋陶的首要政治主張是實行德政。皋陶認為實行德政的關鍵在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yǎng)。強調(diào)君主、群臣的修身應由上而下,由己及人。提出為官者要具備三、六、九德。以三德要求于卿大夫,以六德要求于諸侯,以九德要求于天子。以道德處理政務,大臣們就會同德同心,就能使功成業(yè)就謀略實現(xiàn)。只有“知人善任”,舉用德才兼?zhèn)?、勤政廉政的人,才能治理好國家,才能施恩惠于民。民心之安,取決于君、臣之德?!案尢者~種德,德,乃降。”皋陶墓東5華里處的“種德寺”,就是后人為紀念皋陶教化民眾播撒仁德種子而興建的古遺址?!昂蒙?,治于民心”。由于皋陶賣力推行德政,身體力行,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生,所以民眾賓服他,歸附他,懷念他。從而開創(chuàng)了“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的大好形勢。唐代著名詩人皮日修在《咎繇碑》文中評價皋陶:“德齊于舜、禹,道超乎稷、啟?!薄暗塾砹?,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备尢湛倲埑\劃了一系列的有關社會制度、習俗、文化等全方位的革新方案:興“五教”,定“五禮”,設“五服”,創(chuàng)“五刑”,親“九族”,立“九德”。這些重大舉措全都付諸實施,建立了社會正常秩序,加強了部落、部族間的聯(lián)系和融洽,為國家的產(chǎn)生打下了基礎。
皋陶作耒耜,為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作出了巨大貢獻。大禹治水,皋陶“功不在禹下?!薄妒酚?殷本紀》引《湯浩》曰:“古禹、皋陶久勞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备尢兆粲碇嗡?,“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崩梅墒侄未_保治水工程的勝利完成。乃于懷遠涂山舉行了治服水患的慶功盛典:“會諸侯于涂山,執(zhí)玉帛者萬國。”淮夷的先民們不僅在農(nóng)業(yè)方面先進于中原地區(qū),而且在手工業(yè)中的制陶,生產(chǎn)工具的制造和金屬治煉技術等方面也處于領先地位。由于皋陶高明的謀劃和鼎力輔佐,使堯舜禹時代出現(xiàn)了繁榮盛世,邁進了“早期國家階段”。隨之,夏王朝就應運而生了。
皋陶文化,是源于東夷的農(nóng)耕和禮樂文化,涵蓋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皋陶制造的長鼓,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皋鼓”。至今朝鮮仍有一種高腳鼓和小腰鼓,都是皋鼓之類。朝鮮也是東夷的一支,故亦有這種皋鼓。皋陶創(chuàng)制的古龠樂器,安徽省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劉正國經(jīng)過多年研究論證,終于解開了古龠斜吹的千古之謎。劉正國的古龠樂器和吹奏技藝被國家批準為專利。2001年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的“回響八千年”民間管樂音樂會,劉正國應邀擔任客席獨奏。他展示的古龠“斜吹”絕技,將自漢代失傳了的皋陶古龠首次重現(xiàn)于大雅之堂。
“皋陶卒,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帝王世紀》)“繇(即皋陶),封之于皋,卒崩于皋。”(《欽定四科全書》)故六安古稱皋城。皋陶墓收錄于《中國名勝大辭典》。皋陶封地英、六,位于今六安、英山、金寨、霍山一帶。皋陶后裔聚集于封地和舒城、潛山、廬江、巢縣、霍邱、懷遠、靈璧、泗縣、鳳臺、亳縣,廣布于全國各地,江蘇省鹽城市現(xiàn)有皋姓2000多戶。
皋陶英靈歸宿之地的皋城子孫們,已把古皋城建設成現(xiàn)代化的城市,并重修了皋陶墓、皋陶祠。我們祈盼皋陶陵園早日建成,高大的皋陶石雕像聳入青天,屹立在“天河”岸邊,成為體現(xiàn)新皋城文化品位的標志性文化設施,向世人展現(xiàn)皖西皋陶文化的一道亮麗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