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稱好日子為黃道吉日
子圣醬
舊時以星象來推算吉兇,謂青龍、明堂、金匱、天德、玉堂、司命六個星宿是吉神,六辰值日之時,諸事皆宜,不避兇忌,稱為“黃道吉日”。泛指宜于辦事的好日子。
古人認為神煞有年、月、日、時之分,各有所主,吉日的選擇主要是對日的選擇,就象算命術一樣重視日干,但吉日的選擇并不是不顧年,月,時的吉兇,而要相互觀覽,綜合選擇。
黃道黑道神煞有青龍,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匱,天德,玉堂,天牢,元武,司命,勾陳。
選擇術將青龍,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匱稱為六黃道,所謂黃道吉日就是這六神所在的日子。
這六神所值日的那一天--黃道吉日,指百事吉利,不避兇忌,萬事如意。
歷家以建、除、滿、平、定、執(zhí)、破、危、成、收、開、閉凡十二日周而復始觀其所值,以定吉兇。
每月交節(jié)則疊兩值日,其法以月建上起建,與斗杓所指相應,如正月建寅,則在寅日上起建,順行十二辰是也。
<<淮南子>>曰:正月建寅,則寅為建,卯為除,辰為滿,巳為平,主生;午為定,未為執(zhí),主陷;申為破,主衡;酉為危,主杓;戍為成,主小德;亥為收,主大備;子為開,主太陽;丑為閉,主太陰。
用天干地支紀年、月、日、時的歷法叫干支歷,是中國所特有的陽歷。
這種歷法,即仍在用的皇歷,多記在《歷書》即過去的《皇歷》上。
在老《皇歷》上,除了干支紀日外,同時把日期上又加上了另外12個字并成口訣。
即:建滿平收黑(黑道),除危定執(zhí)黃(黃道),成開皆可用(黃道),閉破不能行(黑道)。
就這樣,人為地把每天劃分成“黃道吉日”和“黑道兇日”。
黃道吉日就是萬事皆宜的日子。
農(nóng)民歷或稱黃歷、通勝可以擇吉,找結婚、嫁娶、訂婚、約會、開張、開市和搬家等黃道吉日。
所謂黃黑道是天體中的自然現(xiàn)象,前人總結了這種現(xiàn)象對人類影響的規(guī)律,圍繞二十八宿星運行、值日,制定了黃黑道日。從而對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趨吉避兇,提供了一定的參考與選擇。
我們所使用的公歷是純粹的陽歷,它只以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規(guī)律為依據(jù),并不考慮月球的變化,月份的設置完全是人為設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