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樟村板燈鬧元宵
遠騫醬
樟村是江西玉山縣的一個山區(qū)集鎮(zhèn),板燈是該鎮(zhèn)一種傳統(tǒng)的民間習俗,從正月十二祭祀開始,到正月十六燒燈結(jié)束,用以預祝當年的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人丁興旺,形成時間已無從考證,一代一代就這樣延續(xù)下來。
板燈就是一條一米來長的木板上,插上兩盞花燈,兩頭鉆個圓孔,一板一板地用木棍相連起來前面是一個幾米高的龍頭燈或五谷豐登燈,最后是一個魚形尾燈,寯意年年有余。板燈按家族為基礎,由一個富裕、有號召力的家庭為抬燈人,每戶出一板燈,家族興旺的就有幾百板燈,那舞起來氣勢磅礴,最少的也有百板以上,每板燈2個人抬,龍頭要6個人輪流抬,加上吹拉彈唱人員,一條板燈起碼有2、3百人,這些人都由抬燈人負責他們吃飯,抬一年燈要幾萬元錢,據(jù)說抬了燈的人一年都有好運氣,所以有條件的人都爭著抬。
正月十二抬燈人就要組織家族里的人,拿著祭祀三牲去家族的土地廟里祭祀,第二天下午,各家各戶把板燈拿到家族祠堂連起來,去家族的廟里祭拜,吃了晚飯正式開始鬧。鬧板燈有十三不出村之說,所以正月十三晚就在自己的村里鬧,十四、十五到其他同根同祖的村子去鬧。
開始抬燈時,先由家族徳高望重的人拿著花燈在前面帶路,再由三響銃前面報信,燈頭前是兩個吹哨吶的,最后面是串堂班壓陣。每到一個村莊,首先就在村中最開闊的地方,然后就抬著龍頭到各家各戶去舞一下?lián)Q下燈火的蠟燭,接燈的人家就會燃放煙花爆竹,擺上香案,備好紅包和蠟燭迎接,結(jié)束之后再把龍頭和板燈相接進行表演,這時是是最精的時刻,表演就是當?shù)厝苏f的打旋,打旋是一個力氣活,也是一技術活,每橋板燈都是二、三個人負責,燈頭要七八個人甚至十幾個人才能“旋”。
“旋”分單旋和雙旋,長燈才能打雙旋,燈頭和燈尾都圍在里面,旋的方向各異,燈起轉(zhuǎn)越快,越來越緊然后才慢慢地散開,最后一個單旋結(jié)束。隨著領頭燈打旋的哨子一吹,燈頭左右一晃便開始打旋了,單旋、雙旋、梅花旋、雙馬旋、眼鏡旋、蟒蛇出洞旋、龍頭虎尾旋,一會兒燈頭往左轉(zhuǎn)進中間,一會兒燈頭往右轉(zhuǎn)又翻轉(zhuǎn)到外面,一會兒燈頭往左轉(zhuǎn)打起了雙旋。伴隨著一陣陣喝彩聲,旋的頻率就越高,幾百米長的“巨龍”大板燈,時而蜿蜒纏繞、時而盤旋騰舞,層層疊疊,忽高忽底,一會兒盤繞成層層疊疊的輝煌金山,一會兒又回旋舒展如金龍飛舞,燈互動頭尾相呼,高三層,低四層,像巨龍騰飛,似星光閃爍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這壯觀、熱鬧、剛健、淳樸的風韻讓人贊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