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正月初二的習(xí)俗(7)
相忘
濟(jì)寧正月初二的習(xí)俗 結(jié)婚第一年,小兩口一定要在初二至初四回娘家,這叫“雙拜節(jié)”。吃飯的時候新女婿要坐主賓,陪同的必須是同輩或者是小輩,長輩一般不能在場。吃飯時,不能上水餃,意思是捏了嘴不讓說話。
另外,每年的正月十六都會有娘家的人(一般是侄子,沒有侄子的就自己去)來叫,一塊回娘家。
臨沂正月初二的習(xí)俗 在臨沂,如果要按正規(guī)的風(fēng)俗,那就是正月十六才是出嫁的閨女回娘家的好日子。這之前也可以回去,但無論你回去多少次,到了正月十六這一天是非回不可的。
泰安 初二這天中午,招待新女婿的酒席很有講究,不管多大年紀(jì)、多大輩分的人都要坐在下手,得讓新女婿坐在正位子上。席間上菜也有一定的程序,一般是先上些點心、糖果之類的六種小吃(也有上八種的,分為四干四鮮),簡單吃點就正式上菜開席。當(dāng)酒席進(jìn)行到一半時才能端上整魚這道菜,可只要魚上了桌,就會有一個端著空盤子的人來到新姑爺面前為廚子討紅包。送了紅包后就輪到小舅子或是侄子輩的年輕人“獻(xiàn)”酒了,這時新姑爺就可以根據(jù)獻(xiàn)酒的人隨時決定是否需要掏紅包,一般是只給與妻子血緣關(guān)系比較近的小孩就行了。
萊蕪正月初二的習(xí)俗 萊蕪這里是正月初三回娘家,因為初二還沒有送完家堂,作為出嫁的閨女是不能見家堂桌子的。初三一大早,小兩口就拿著早就準(zhǔn)備好的六樣禮上路了。六樣禮包括:一刀肉、兩條魚、兩瓶酒、兩條煙、兩包茶葉、兩包點心,缺一不可。所有的禮物都是雙份的,回娘家后,娘家人要留或再帶回也都是要雙份的留或雙份的帶回,是不能拆雙的。
到了娘家,按照早先的規(guī)矩新女婿要給岳父母磕頭,由岳父母給磕頭錢。到家稍坐一會兒后,丈母娘就會趕緊下上兩碗水餃給新女婿吃,名曰“點心”。吃完“點心”后就開始坐大席了。新女婿要坐上首,娘家要找上幾個德高望重的長輩和能喝酒的來陪新女婿,以表示對親家的尊重。飯桌上菜要新女婿先吃第一口,別人才能吃,酒更是要喝足了,如果新女婿不勝酒量,那最好在回娘家之前就找個能喝酒的“代酒客”來,這樣就不會在丈母娘家出笑話了。
酒足飯飽之后,太陽已經(jīng)掛在西山角上,這時候新女婿就會鄭重告別岳父母及親戚朋友,請他們放心把女兒交給自己,然后就領(lǐng)著自己的媳婦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