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姓氏習俗(2)
南風未起
在傣族中,有時會出現(xiàn)召××、刀××等姓名。其實,召與刀都不是傣族原有的姓氏。在舊社會,傣族有貴族、貧民、官與百姓之分。貧民百姓往往稱舊時的男性貴族和官員為召和島,如稱宣慰使為召往領稱土司為召勐、稱頭人為島帕雅。召與島均系對舊時的土司、貴族之稱,并非傣族的姓氏。而普遍被用以作姓名之首的刀,也非傣族傳統(tǒng)姓氏。以刀為人名之首,始見于車里宣慰世系的第六代,稱為刀補瓦。
《車里宣慰世系簡史》記載說:“島亨龍繼承父位時,正是宋理宗皇帝在位時期。朝庭將景隴王的奏文中島亨龍的‘島’譯為‘刀’,自此以后,景隴王的漢名都是‘刀’字起頭?!瓖u亨龍有二子,長子刀補瓦……”。刀補瓦是車里宣慰使中第一個用刀字命名的人,后來又出現(xiàn)刀暹答、刀弓滿、刀更勐、刀壩光、刀雙勐等。以上記載說明“刀”是“島”或“召”的譯音,是貴族和官的音譯異字,并非傳姓氏。關于“刀”字的取用,還有一說,即傣族首領于1500多年前向朝廷進貢時,天子見傣王無姓,便賜寶刀一把,以刀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