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人名(2)
易眸落
中非的人名很多都是來自圣經(jīng)人物或歷史名人的名字,如電臺(tái)記者伊麗莎白?布蘭奇?奧洛費(fèi)羅(英語(yǔ):Elizabeth Blanche OLOFIO,法語(yǔ):Elizabeth Blanche OLOFIO,?~2013)的教名“伊麗莎白”(Elizabeth/ Elizabeth)源自圣經(jīng)中施洗約翰的母親以利沙伯(Elisabeth/ Elisabeth);一些植物或動(dòng)物的名稱也是取名的重要來源,如外交家阿格巴?奧蒂波?邁澤德(英語(yǔ):Agba Otikpo MEZODE,法語(yǔ):Agba Otikpo MéZODé,2001~2003在任外交部長(zhǎng))的名字“阿格巴”(Agba/ Agba)是非洲一種香脂蘇木的名稱;與法語(yǔ)人名相同,很多人采用復(fù)名作為教名,如天主教貝貝拉蒂教區(qū)主教杰羅姆—米歇爾—弗朗西斯?馬?。ㄓ⒄Z(yǔ):Jerome-Michel-Francis MARTIN,英語(yǔ):Jér?me-Michel-Francis MARTIN,1941~2009),等等。
中非的本土人名與阿拉伯人人名結(jié)構(gòu)相似,至少包括:本人名+父名+稱號(hào)(或地名),如蘇丹國(guó)蘇丹拉比赫?祖拜爾的本名(英語(yǔ):Rabih az-Zubayr ibn Fadl Allah,法語(yǔ):Rabih az-Zubayr ibn Fadl Allah)名字中的,“拉比赫”(Rabih)為本人名,“法德勒”(Fadl/Fadl)為父名,“阿拉”(Allah/ Allah)是稱號(hào),意為“上帝”;成為法國(guó)的殖民地以后,人名受到法國(guó)的影響,采用“名+姓”的形式,如足球運(yùn)動(dòng)員??宋?凱特沃瑪(英語(yǔ):Foxi KETHEVOAMA,法語(yǔ):Foxi KéTHéVOAMA,1986~ );其中的名字除了教名,還可以有自選名(位置在教名后面),如政治家西蒙?那喀索斯?博贊加(英語(yǔ):Simon Narcisse BOZANGA,法語(yǔ):Simon Narcisse BOZANGA,1942~ ,1981.4.4 ~1981.9.1在任總理),等等。
與名字不同,中非人的姓氏大多來自本土的人名,而這些人名最早又是來自阿拉伯人名,如政治家查爾斯?馬西(英語(yǔ):Charles MASSI,法語(yǔ):Charles MASSI,1952~2010)的姓氏“馬西”(Massi/ Massi)源自阿拉伯人名“馬西”(Massi/ Massi),意為“幸運(yùn)的”;有些人名在轉(zhuǎn)變?yōu)樾帐蠒r(shí),會(huì)發(fā)生拼寫的一些小變化,如游泳運(yùn)動(dòng)員克里斯蒂安?納西福(英語(yǔ):Christian NASSIF,法語(yǔ):Christian NASSIF,1994~ )的姓氏“納西福”(Nassif)源自阿拉伯人名“納西?!保∟asif),原來名字中的“s”在變成姓氏時(shí)被雙寫了;也有很多人像其他法語(yǔ)國(guó)家一樣采用復(fù)姓,如作家和歷史學(xué)家拉斐爾?扎巴科馬達(dá)—雅克馬(英語(yǔ):Rapha?l NZABAKOMADA-YAKOMA,法語(yǔ):Rapha?l NZABAKOMADA-YAKOMA,1944~1985)用的是復(fù)姓。
中非人遵循法語(yǔ)國(guó)家“子承父姓,妻隨夫姓”的習(xí)俗,如第五位總統(tǒng)弗朗索瓦?博齊澤?揚(yáng)古翁達(dá)(英語(yǔ):Francois BOZIZE Yangouvonda,法語(yǔ):Fran?ois BOZIZé Yangouvonda,1946~ ,2003~ 在任)的夫人莫妮克?博齊澤(英語(yǔ):Monique BOZIZE,法語(yǔ):Monique BOZIZé)。他們的兒子弗朗西斯?揚(yáng)古翁達(dá)(英語(yǔ):Francis BOZIZE,法語(yǔ):Francis BOZIZé)用的是父親的姓氏“揚(yáng)古翁達(dá)”(Bozizé/ Bozi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