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生育習俗(4)
驪媛郎
送奶
孩子沒有滿月時,禁忌生人進入臥室,說怕奪去了奶水,如有婦女進過產(chǎn)房,恰逢產(chǎn)婦奶水不多,就認為奶水被奪去了。從側面通知進過房的婦女,送食物給產(chǎn)婦吃,表示將奶水送回來了。有的產(chǎn)婦無奶,娘家要送食物來吃,也叫“送奶”來了。
做七朝
由于舊法接生不講衛(wèi)生,嬰兒在七日內(nèi)常發(fā)“臍帶風”而死亡。如小孩過了七日能幸存下來,家中就要高興地做七朝來慶祝,第七天時在大門上掛篩子,以示避邪。同時放炮焚香,感謝天地祖宗,還要到產(chǎn)婦房中向母子道喜。
做九朝
皖中、皖西一帶地方,嬰兒出生第九天,要做九朝,以酒席招待親友。“九”諧音“久”,這意味著嬰兒過了九朝,便會天長地久地安全生長。
做十二
淮北利辛一帶,嬰兒出生第十二天,外婆、嬸子、姨娘等人,要為嬰兒送“送鐘美即誕辰禮,多為油條、雞蛋、白面、紅糖、布料等,產(chǎn)婦家要設宴款待,并以紅雞蛋做回禮。他們擇定“十二”,即是“拾兒”之意,意味拾來的孩子容易長大。
滿月
嬰兒出生二十八天,娘家接回產(chǎn)婦及小孩,吃“滿月飯”,叫“接滿月”。抱嬰兒出門時,在小被上插一根桃枝,栓上紅線避邪。外婆贈嬰兒以頸拴紅布條的“餃頭雞”或是“餃頭羊”。
婆家在滿月這天,舉行家宴,招待親友。并請理發(fā)師給嬰兒剃“胎毛”,要在腦后留一撮“胎毛”,俗稱“鴨騷子”。剃下來的頭毛用紅綢布包好,縫入小孩的衣服左肩內(nèi),要給理發(fā)師“喜錢”。剃完胎毛,給嬰兒穿戴衣服、鞋帽,抱到堂屋內(nèi),向祖宗燒香禮拜。
產(chǎn)婦未滿月前,不得在灶臺上打水,不能到別的人家去。否則,人家認為是“晦氣”,要宰雞放鞭炮除晦。
二月
嬰兒出生兩個月,外婆家送百歲鞋,鞋面繡“長命富貴”圖案。
百日
叫“過百歲”,外婆家給嬰兒送百歲鎖,銀手鐲、腳鐲,項圈和面糖等禮物。婆家設宴款待。也在這天做米粉粑或壽桃糕,分贈親友,以示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