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出門不露白 露白會失財”啥意思
念寒桑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包羅萬象,除了有剪紙,對聯(lián),茶道等等,還包括俗語。俗語簡而言之,就是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的語言,俗語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口口相傳,不斷改進,傳到至今的俗語,基本上都是精華,對人們的人生,生活,有一定的指導(dǎo)意義。
那么這句俗語:“出門不露白,露白會失財”是什么意思呢?
其實這句話的難點,就在“不露白”,這里的“白”指的是什么?
這里的“白”其實就是指代錢財,因為古代的銀子是白色的。出門不露白,其實可以理解為:財不外露。
在古代交通不便,出一次遠門不容易,而且古代的治安沒有現(xiàn)代好,強盜小偷比較多。古代人就算是窮人,也是攢夠路費,才敢出遠門的,也就是說,古代的強盜和小偷,比較會關(guān)注出遠門的人,因為他們身上有路費。所以古人出遠門,就得做到出門不露白,一但露財,失財?shù)目赡苄院艽蟆?/p>
當(dāng)然,失財事小,更重要的是生命還要受到威脅。
雖然說現(xiàn)在的人們出門不用銀子了,但是”出門不漏白“也不是說不受用,現(xiàn)在人們露財富的方式,就千奇百怪了,身上的名牌包包,服飾手表等等,都是炫富露財?shù)姆绞?。這些會更容易引起小偷們的惦記。如果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這樣露財還不為過,如果出遠門,到了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那就得小心為妙,畢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出門不露白,露白會失財。其實做人還是低調(diào)些的好,即使不出門,也還是不露白。西游記中的寇員外,因為大辦了幾個月的宴席齋僧,讓附近的強盜以為他很有錢,所以他家里便被強盜光顧了,寇員外最后還被強盜給奪去性命。
這句俗語”出門不露白,露白會失財“應(yīng)該與時俱進,得改為“出門不出門,都要不露白,露白會失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