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習(xí)俗 結(jié)婚藏鞋
夢嶼千尋
參加過新郎接親過程的朋友們應(yīng)該都知道,新郎需要找到新娘藏鞋的地方,然后給新娘子穿上才能接走新娘,那么結(jié)婚為什么要藏鞋?“藏鞋”和“找鞋”聽似搞怪,其實在最初,這可愛的婚禮習(xí)俗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別樣含義。
找到婚鞋 帶走幸福
現(xiàn)代的中國婚禮中,“藏鞋”作為迎親環(huán)節(jié)中的經(jīng)典保留節(jié)目,一百對新人能玩出一百種花樣。擔負找婚鞋任務(wù)的不只有新郎,大多數(shù)情況下,伴郎們需要在新郎對新娘告白時就四處搜索。而當找鞋的指令一出,男人們便發(fā)瘋一般地將新娘閨房翻個“底兒掉”。
第一只鞋
深知“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的新娘會將一只鞋子藏在自己的婚紗裙擺下,但如今,這已成為新娘給愛人的第一次“放水”,每個新娘都這樣藏鞋時,找第一只鞋就變得毫無難度了。
第二只鞋
而另外一只鞋,通常由伴娘團別具匠心地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多年的經(jīng)驗積累表明,櫥柜是最不能藏鞋的地方,隱秘性較高的當屬女賓的衣服外套里、伴娘的手袋中。更瘋狂的伴娘會用細繩栓住婚鞋的鞋跟將鞋子掛在窗外,或用塑料袋密封好鞋子放進馬桶的水箱!
而為新郎和伴郎提供線索,也成了伴娘們借機索要紅包的契機。
藏婚鞋最高境界
姑娘們的創(chuàng)意是無限的,她們不滿足于上述的收藏地點,竟然將鞋子融匯進發(fā)髻里!真是苦了苦苦尋覓的新郎和伴郎們?。?/p>
中國藏鞋習(xí)俗
中國“藏鞋”習(xí)俗的來源眾說紛紜,一說是新郎需要驗證新娘是否為真正的“三寸金蓮”,因此必須不遺余力地找到婚鞋并親手為新娘穿上;有人說新郎伏地找鞋的姿勢是“拜倒在新娘石榴裙下”的最好體現(xiàn),因此必須要在婚禮上來一遭。
還有坊間流傳的說法是,新娘出嫁不可帶走娘家一塵一土,因此婚鞋必須是全新的,只有在新郎親手將新娘抱上轎后才可為新娘換上。
舊時中式婚禮中,婚鞋的一針一線都頗有講究,攜帶著祝福走入婚禮殿堂。找到婚鞋的任務(wù)必須由新郎完成,這意味著哪怕會遇到種種困難,哪怕幸福不常伴左右,新郎都會為新娘找回她的幸福,找回她的喜樂安康。
藏鞋源自古印度!
史書中記載,婚禮中“藏鞋”習(xí)俗最早出現(xiàn)在古印度,藏起的鞋也并非是新娘的,而是新郎的。在這個有著奇特文化和神秘歷史的國家,婚禮意味著歡慶,而讓新郎如熱鍋上的螞蟻般團團轉(zhuǎn),也一直是親朋好友們樂此不疲的項目之一。在這點上,中印兩國保持著高度的一致。
全世界都在藏鞋!
世界各地的文化中,與鞋有關(guān)的習(xí)俗五花八門。
在埃及婚禮儀式結(jié)束后,新娘的父親會親手把新娘的鞋脫下交給新郎,預(yù)示著她從父親的小女兒變成了新郎的妻子,而保護她的責任也從父親手中交給了新郎。接過新娘的鞋子就如同當著岳父大人的面許下承諾,將會陪她走完這一生,為她分擔所有。
而在中世紀的歐洲,賓客們會在婚禮結(jié)束新人坐馬車離開教堂時,紛紛脫下腳上的鞋朝馬車擲去,表示對新人的祝福。
誰能擲中馬車,誰就能分得新人的幸福,若是姑娘擲中,就意味著她將成為下一位踏入婚姻殿堂的幸運兒!
婚禮上的鞋履,意味著一段全新人生路的開始。
藏起的婚鞋如同給新人們一個預(yù)示:前方路途會有坎坷、恐懼、未知和曲折。
在重新捧起鞋履的那一刻,雖然前路一切仍在未知中,但只要能與對方并肩相守一生,就沒有什么可怕的。而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藏鞋”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的公主,她有一只十分珍貴價值連城的水晶鞋丟失了,于是公主的父親也就是老國王張布皇榜:誰能為我的女兒找回水晶鞋,我就把女兒嫁給他。鄰國有一個王子,揭了皇榜王子歷盡千辛萬苦,終于為公主找回了水晶鞋,于是,老國王也信守諾言,把公主嫁給了王子,王子和公主過起了幸福生活,這個故事流傳至今,就演繹成了新郎接新娘要找鞋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