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泉紫荊樹的故事
鴻信
隋朝時,禮泉有一戶姓田的人家,兄弟三人守著祖上留下的百畝田地,勤勤懇懇、和和氣氣過日子??墒抢隙拍锊毁t惠,今天說老大當家肥了私房,明天說老三跟著吃了偏食,只有他老二是個傻瓜。那年,臘月二十三祭灶神,老二婆娘跪在灶神面前默默禱告說:“正月過罷年,老大命不全。清明上新墳,好把當家換。老二當了家,我把酒肉獻?!?/p>
正月過年,全家歡歡樂樂,當家老大連個頭疼腦熱都沒有。到了清明上墳時,兄弟三人仍舊一同到陵園燒紙筑墳。這下可氣壞了老二婆娘,她惡狠狠地抱怨灶神說:“我天天上灶做飯,供奉你,你連我一個清明上新墳的事都不辦,還算什么司命主!”說著提起撥火棍,把灶神打了個粉碎。老大心里明白,只得把老二、老三叫在一起,共議分家事宜。其他家產都分清了,只有庭院里長的一株紫荊樹,花繁葉茂,生機勃勃。兄弟三人議定,把紫荊樹砍倒,分為三節(jié)。話音剛落,紫荊樹立即花落葉垂,成了死樹。老大見后,大吃一驚,對兩個兄弟說:“樹木同株,當分即死,你我兄弟連樹木都不如?!比肆⒓礇Q定不分家,其樹應聲葉茂。打這以后,禮泉民間在庭院植紫荊樹蔚然成風。
從隋唐起,到清朝止,一千多年來,禮泉人聽信田家紫荊樹的故事,都在自己庭院中栽植紫荊,象征全家人團結禮讓,和氣生財,兄弟不棄。從此,這個普通的紫荊花樹,就在禮泉人的心目中名貴起來了。
經過許多年人工培育,也許是氣候土壤的關系吧,其他地方的紫荊“花罷葉始茂”,而禮泉的紫荊,一到清明,花葉并茂,一時成為名產,外地爭相引進。明、清《禮泉縣志》記載:“紫荊奕葉”成為禮泉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