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賽大豬祈豐年
雨竹君
傳說漳州市長泰縣山重村賽大豬的歷史是從公元669年開始的,當時“開漳圣王”陳元光的“行軍總管使”薛武惠奉命率軍進駐山重,后定居繁衍于此。因其功名顯赫,薛氏建祖祠時便設了五憲門,依民俗則可以擺生豬生羊祭祀。每年正月初八民眾便在此獻牲祭祖,比賽看誰家養(yǎng)的豬最大。
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八,“山重賽大豬祈豐年”都在薛氏家廟會上舉行隆重的儀式。由薛氏宗族家長扔卦卜杯,按報上的人員名單由老及少,順序定出村民小組的養(yǎng)大豬人選。按照這一規(guī)則,村民每家輪回養(yǎng)豬一次約要30年,有的人家一輩子只能輪養(yǎng)一次。因此,薛氏人家都以輪養(yǎng)大豬為榮。為了爭得正月初八的風光,村民們心甘情愿忙上1年乃至2年時間,用上最好的精料喂豬。
比賽時,取的是豬的凈重(即去除了豬內(nèi)臟的重量),屠宰好的豬“扒”在竹架上,由幾名壯漢抬著,主人在前頭開路,樂隊在后敲敲打打,在村里游行一遭才送進薛氏祖祠。當晚,參賽豬排列祖祠內(nèi),皆嘴含紅橘(寓意大吉大利),身披紅緞,頭插著翠綠竹葉。 “冠軍豬”最排場,身上要另疊一只羊,插戴兩只金花;“亞軍豬”則是身蓋油脂,插戴一只金花。
一千三百多年來,山重賽大豬祈豐年民俗演化為養(yǎng)豬比賽,展示了人民勤勞致富,“養(yǎng)大豬、傳技藝、保平安、慶豐收”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