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存在但并不常見的復姓
廊里個狼i
復姓由兩個及以上的漢字組成的姓氏。在古代比較通用和流行,但各由于各種素因的轉化,很多復姓在現代都已演變成單姓,現存的復姓比起古代數量少了很多,以前看古裝劇聽到“申屠公”“百里蘇”等名字以為是作者所編,原來這些姓還真是存在,今天分享十個現今存在但又不常見的復姓,漲知識。
羊舌
讀音:yáng shé
羊舌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據古書《尚友錄》和《元和姓纂》里說,羊舌姓起源于春秋時代的晉國,那時晉國有一位晉靖侯。晉靖侯本來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后代,而他的子孫中有一人被封于羊舌邑,于是后代就以封地為姓了。古代的羊舌邑,在現今山西省境內。
始祖:羊舌突。羊舌氏出于姬姓,根據《元和姓纂》上的記載,春秋時期,晉武公的兒子伯僑有孫子名突,在晉獻公時被封為羊舌邑(在現在的山西省洪洞、沁縣一帶)大夫,世稱羊舌大夫、羊舌突,他的子孫即以邑名羊舌為姓,稱羊舌氏。春秋末(公元前514年),羊舌氏被其他晉卿攻滅,其子孫有的逃在國外,而改姓羊,稱為羊氏。故羊舌氏后人奉羊舌突為羊舌姓的得姓始祖。歷史名人:羊舌突、羊舌虎
宰父
讀音:Zǎi fǔ
源于官位,出自周王朝時期官吏宰父之后,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始祖:宰父黑。宰父氏以職官名命姓,源于周代。據《周禮》中載,有官名叫宰父,屬于天官,負責掌管王朝的法令,公卿官吏的職位升降及平時的考核都由宰父來管。宰父官的后代,有的就以祖上的職官名命姓,稱宰父氏。春秋時期,孔子有弟子宰父黑,即為宰父姓的始祖。
歷史名人:宰父黑
濮陽
讀音:púyáng
源于地名,出自上古時期濮水流域住民,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濮,原為河南、山東地區(qū)一條河流的名稱,古稱濮水。在上古時代,山巒之南坡、河流之北岸被人們稱為“陽”,在濮水北岸居住的人們就按習慣稱所居之地為“濮陽”,就在現今的河南濮陽市。
始祖:顓頊(高陽氏、少昊)、衛(wèi)成公(姬鄭)
歷史名人:濮陽興
漆雕
讀音:qīdiāo
漆雕是周代吳國公族中分化出來的一支部落,其部落人以部落名命姓,稱漆雕氏。春秋時期魯國出過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還是孔子的弟子。
始祖:漆雕開,字子若,又稱子開,春秋末年魯國人,一說蔡國人,孔子弟,孔子七十二賢人之一。他學識淵博,孔子勸他去當官,但漆雕開很謙虛的說:“自己的才能還不足以治理天下。”孔子聽了,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為他而高興。其后代以漆雕為姓,并奉漆雕開為漆雕姓之始祖。后來漆雕復姓就簡化成單姓漆氏了。
歷史名人: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
大狐
讀音:dàhú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狐突,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大狐氏,為春秋時期晉國很早即出現的姓氏。宋朝時期著名學者鄧名世在《古今姓氏書辯證·去·十四泰》中記載:“大狐,出自姬姓。晉大夫狐突,字伯行,文公重耳外祖父也,生毛及偃,毛生溱,皆為晉卿,別為大狐氏?!毙帐蠈W界一般認為,大狐氏本姓姬,因其先祖被分封在狐氏大戎(今山西交城一帶),故改姬姓為大狐氏。
始祖:大狐突(姬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