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的真實含義是什么(2)
走心
二、涅槃的種類
現(xiàn)在再來把它的種類介紹一下:涅槃有二種,一、有余,二、無余,要詳細(xì)明白它當(dāng)分三段來講:
(一)就小乘方面:證得阿羅漢果,對于招感生死業(yè)因的見思惑,雖已斷盡而更不生起,但尚有前業(yè)所招的生死果報身未滅(生命體猶存),叫做有余涅槃(尚有余此有漏依身的生死苦果可滅故)。若連以前煩惱業(yè)所受之身亦滅,更不隨業(yè)受生死,叫做無余涅槃(無余外生死苦果可滅故)。換言之:不但招感生死之本的心理上之煩惱業(yè)惑已經(jīng)解脫,即眾苦所聚的生理上之現(xiàn)實生命體亦同稱解脫,此為無余涅槃。以上為小乘的有余、無余涅槃(此有余、無余同為一體,因同斷見思,同證真理。其不同處,唯在有漏依身上滅,未滅上分)。
(二)就大乘方面:若變易生死因盡為有余涅槃,變易的果盡為無余涅槃。此為大乘的有余、無余涅槃。
(三)就大小相對言;小乘所證涅槃為“有余”,因為它僅斷見思煩惱,滅分段生死而已,尚“有”其“余”的塵沙、無明煩惱未斷,變易生死未了,故曰有余。至于大乘所證的涅槃,則為“無余”,因為它是三惑全斷,二種生死永滅,再“無”其“余”的煩惱可斷,生死可了,故曰無余。此為大小相對的有余、無余涅槃。
又近代的學(xué)者說:果報身未滅為有余(雖惑斷而身尚在)待果報身滅時,始稱為無余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