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鳳翔民俗文化(3)
勿念故人
民俗與鳳翔
陜北多寶地,鳳翔就是其中之一。鳳翔有著豐富的文化傳統(tǒng)和深厚的歷史積淀,姜炎文化與周秦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發(fā)源。與此同時,也產(chǎn)生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是西府民間文化薈萃地,且有多名民間藝人獲得了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審定的“世界民間藝術大師”的稱號和“陜西省民間藝術大師”稱號,有多件作品獲得中央文化部大獎并被中央美術館收藏。
鳳翔民間工藝美術品品種繁多。鳳翔的鄉(xiāng)俗文化活動中包含著多種多樣的民間藝術, 有木版年畫、彩繪泥塑、草編剪紙、皮影雍繡、刺繡、漆器工藝等。其中最具地域特色的當屬木版年畫與彩繪泥塑,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鳳翔木板年畫與楊柳青、桃花塢等木板年畫齊名,并稱我國五大木板年畫,確切淵源尚待考證。 明正德二年(1507年),陜西鳳翔肖里村邰氏家族已有8戶從事年畫生產(chǎn), 它的起源應比這一時間還要早, 至今也有500多年的歷史,在清末民初之際最為興盛。
鳳翔的彩繪泥塑被中外美術界公認為“神州一絕”,俗稱“泥耍貨”, 始于先秦西周時期,流傳民間3000年之久,是至今我國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類手工制品,其彩繪紋飾與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有所不同。以花鳥魚蟲、祥鳥瑞獸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國古代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神靈崇拜的遺存,反映出圖騰時代的文化特點。
鳳翔彩繪泥塑,造型優(yōu)美、生動逼真、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生活氣息。泥塑內(nèi)容有人物、動物,也有植物,大都是空心的圓塑作,也有浮雕式的掛片。鳳翔泥塑的色彩別具一格,非常鮮艷,對比強烈。它用色不多,以大紅、大綠和黃色為主。以黑墨勾線和簡練的筆法涂染,給人以明快醒目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