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石獅娃拴娃習俗
金勝
獅娃獅娃,拾住我娃;四季平安,快快長大。
這四句順口溜,引出陜西鄉(xiāng)間用石獅娃拴娃娃(嚴格說是嬰兒)的民俗來。“石獅娃拴娃”,廣泛流行于陜甘一帶,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富平縣的石獅娃都是由當?shù)靥禺a(chǎn)的“墨玉”雕刻制成。姿式的立、臥、蹲、抓等多種。形狀有仰頭、俯首、回頭、張口等多樣,栩栩如生,很有趣兒。石獅娃拴娃的用意大體有四:
拴護:媽媽出門干活,家里沒人照管,就用紅絨帶將嬰兒拴住,以防跌下炕。
鎮(zhèn)宅辟邪:傳說剛生下久的嬰兒“魂不全”,而獅娃為威武吉祥之物,拴上它邪氣鬼怪不敢相欺。這反映了大人望子平安的愿望。
壯丁:特別是男丁不旺之家,多用紅繩辮的面鎖,拴在小石獅身上和娃娃身上,以上為這樣能人丁興旺,長命富貴。
擺設:富平“墨玉”雕刻的小石獅起發(fā)亮,炕上放個這,也是一種很美的工藝品。
總之,在農(nóng)村人心目中,石獅娃是孩子的保護神,一切為了把娃“鎖牢”、“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