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衛(wèi)過年習俗 年夜飯忌吃完 正月不許掃地(2)
夕暮雲(yún)煙
春節(jié)期間,各家不用生米做飯,主食就吃臘月小年之后蒸好的饅頭、花卷、糖三角,吃的時候不能說熱,得說“熥熥”。婦女不能動針線剪子、也不用徹底打掃衛(wèi)生。但過了初五之后,這些忌諱就可以解除了。
老例兒還說,春節(jié)期間嚴禁吃藥,否則會一年從頭到底病疾纏身,吃藥不斷。還有初一早飯忌吃葷,暗指勤儉治家,不可鋪張浪費。實際上,這種民俗鄉(xiāng)約,只是給人們長時間休息、不做飯,找了一個合理的理由而已。
春節(jié)期間,各種神仙都得上供品,所上的供品不得隨意摸動,要等到年后才能吃。天津民間“過年歌”中唱到:“按舊例,不許安眠。不安眠,才算過年,其實安眠也是難。討債的路上不斷,欠債的門不能關……”在臘八這一天,債主派人提著燈籠去催賬討債,負債人若能躲過這一天,到初一即使雙方再見面,也不再提欠債還錢之事。難怪當年的窮苦百姓把過年叫“關口”或“年關”,當真是“過年如過鬼門關”呀!
天津舊時的禁忌、老例兒,盡管紛繁瑣細,但都圍繞著人的生存、發(fā)展和人的平安幸福這根主線,對美好前途的無限希望。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那些帶有迷信色彩的禁忌,將日漸消亡;那些符合科學道理的禁忌,才會改換面貌與人們相伴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