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清民間故事 九使君的傳說
愛菊醬
古傳“閩中多巫”,意思是閩中地區(qū)古代盛行多神崇拜,所以神祇眾多,天地山川,人物鳥獸,花草蟲魚無不有靈。福清地屬閩中,同樣信奉多神民間宗教。此中,除了與相鄰諸邑相同外,另有一種崇拜是他邑所無,那就是“九使君”崇拜。
提起九使君,我們不能不說到一則在古代福清流行久廣的軼聞。相傳唐僖宗李儇時代(公元874-889年)福清萬安鄉(xiāng)(今漁溪一帶)黃檗山吉祥峰下犁灣附近有一個小村莊,村里有一位青年農(nóng)人姓劉名孫禮,一家四口,和父母和妹妹三娘過著平靜而自足的生活。妹妹劉三娘年方二八,長得如花似玉,姿色妖艷。一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三娘隨著同村姐妹一同上山踏青。大伙正玩得興致勃勃之時,突然狂風大作烏云蔽日,白日有如黑夜,伸手不見五指。不一會風息云散,姑娘們發(fā)現(xiàn)三娘不見蹤影,個個大驚失色,連忙回家報信。
劉孫禮聽說妹妹三娘失蹤的消息,感到又悲又奇,決心上山找到妹妹,探個究竟。于是,他只身手提鐮刀,披荊斬棘,滿山尋找,果然在黃檗山吉祥峰半山腰發(fā)現(xiàn)一個隱藏在蓁莾中的山洞,洞口有一只三娘的繡花鞋。他想,老人們曾經(jīng)說過,吉祥峰上有一條修煉千年成了精的巨蟒,莫非妹妹就是被這蟒蛇精擄走。他在洞口流連半天,不見動靜,心想一時無法證實,也不能救出妹妹,于是便下定決心棄家遠游尋訪高人,誓死殺蟒救妹。
從此,劉孫禮只身走遍大江南北,遍訪名山高士。果然在遼寧閭山遇見了一位道高技超的老道人。老道人見孫禮救妹心切,不但教以道家武功,還秘授驅(qū)雷秘法,就是用咒語調(diào)動雷神,讓雷神發(fā)威伏魔。
一晃,二十年時間過去了,當年年輕力壯的劉孫禮,此時已步入壯年。他拜別師父,回到家鄉(xiāng),再次來到吉祥峰半山的那個山洞前。一看,那巨蟒正盤成一團在洞口曬太陽。劉孫禮二話不說,舉劍劈去。巨蟒部不意間受此打擊,舉起頸脖,張大血口要把劉孫禮一口吞下。劉孫禮連忙念起驅(qū)雷咒語,說時來快,平地一聲巨雷響過,那蟒蛇精被雷劈成兩段,一命嗚呼。正在洞中的劉三娘聞聲出洞,見是兄長,悲喜交集,言二十年前被蟒蛇精攝入洞中,成為夫妻,一連生了十一子。想今日兄長殺死蟒蛇救她出洞,原是喜事,但不愿拋下十一個兒子,忙叫他們出洞拜見舅舅。誰知劉孫禮報仇心切,一見這群小蛇精,怒從心中起,舉劍連劈帶砍,一連殺死了八個小蛇精。劉三娘見狀,跪求兄長手下留情,于是第九子、第十子、第十一子便保住了牲命。后來,這三個孩子都成了神,名曰九使、十使、十一使,三使成神后一改父親的惡行,在人間除惡庇善,被人們奉為當?shù)氐谋Wo神。于是,鄉(xiāng)里士紳便在吉祥峰下建了九使神宮奉祀。這便是福清地方獨特的九使君的來歷。從此,福清各地紛紛請神建廟,奉祀“九使君”。于是九使君崇拜便在福清地面流行并隨著人口遷移傳到相鄰縣邑。
這則軼事最早見于閩人編纂的《晉安逸志》。明朝崇禎11年(公元1638年)修撰的《黃檗山寺》亦有轉(zhuǎn)錄,篇名為“巨蟒神蹤”,簡略論述這段軼聞,為我們提供了研究“九使君”文化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