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 以烏鴉命名的地方
正平子
先講一下“義烏”地名的沿革。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縣,縣名烏傷,隸屬于會稽郡。王莽建立新朝,更名烏孝。東漢年間又恢復了烏傷的縣名。唐武德七年(624年)改稱義烏,此名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烏傷,烏孝,義烏,改來改去都離不了“烏”這個字眼?!盀酢笔鞘裁??當然就是烏鴉?!墩f文解字》這樣解釋“烏”:“烏,孝鳥也。”原來烏鴉是一種最講究孝順的鳥。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烏鴉剛出生的時候,母鴉口中含著食物喂養(yǎng)小鴉六十天,小鴉長大之后,為了報答母鴉的養(yǎng)育之恩,也銜著食物喂養(yǎng)母鴉六十天,叫作“反哺”,因此烏鴉被稱為“慈烏”,以表彰這種鳥的慈孝。
相傳秦時,距東海西150公里的于越境內,有一片肥沃的土地,這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按理說,老百姓應該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但由于當地財主的殘酷剝削,許多農民失去了土地和家園,或成為農奴,或流浪行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有一對顏姓父子,父親名叫顏鳳,兒子叫顏烏。兩人從山東避亂南下。他們開始時給一戶財主家打工,但后來財主見顏鳳又老又病,已經沒什么油水可榨,便把父子倆趕出了家門。顏烏和他的父親只好行乞為生。
由于經常食不裹腹,父子倆常常餓得頭昏眼花,特別是年邁的父親,已經是重病在身了。好在顏烏是個孝子,服侍父親十分周到。
有一次,顏烏在行乞途中發(fā)現了一個小巖石洞,洞內面積不大,但冬暖夏涼。顏烏喜出望外,他把巖石洞收拾了一下,搬來幾塊干凈的大石塊,大的當床,小的當凳。從此,父子倆就在洞內安身下來。
轉眼就是夏天,巖石洞內的蚊子漸漸多了起來,如何讓病重的父親不受蚊子侵擾睡得安穩(wěn)?聰明孝順的顏烏自有辦法。每天傍晚,顏烏總是先將父親背到洞外乘涼,然后他自己回到洞里,赤身裸體躺下,那些又大又狠的蚊子嗡嗡地圍住顏烏搣狂轟濫炸攠。過了個把時辰,等蚊子飽食后都心滿意足地搣撤退攠了,顏烏才起身把老父親背回洞中睡覺。有時候父親忍不住問:搣兒啊,你臉上怎么這么多的紅疙瘩?顏烏總是笑著說:搣爹,您眼睛不好使,我臉上紅潤著呢!
天長地久,顏烏的孝順行為感動了棲在巖洞口的一窩烏鴉,這些烏鴉見了蚊子就吃,后來洞中的蚊子竟沒了。顏烏有時要飯回來,也會省下一點食物來喂給烏鴉吃。父子倆和烏鴉竟成了好鄰居。
一日天剛蒙蒙亮,烏鴉突然被一陣痛哭聲驚醒,原來顏烏的父親死了,顏烏抱著父親的遺體在洞門口哭得死去活來。烏鴉也被那凄慘的哭聲所感染,難過得“哇!哇!哇!”地哭叫起來。后來,有幾只烏鴉相繼離巢,朝不同的方向飛去。
過了幾個時辰,奇跡出現了,只見成千上萬只烏鴉朝顏烏父子飛來,每只烏鴉的頸上都圍著白色的喪圈。烏鴉在顏烏父子的頭頂上轉了幾圈后,又向西北方向飛去,它們從1公里外的黃土地上銜來泥塊,堆放到顏鳳的身上。這些烏鴉你一塊泥,我一塊泥,忙忙碌碌地來回飛著,很快,烏鴉的嘴喙受傷了,泥塊上都染上了點點滴滴的烏鴉血。
到傍晚時分,烏鴉筑起了一座高高大大的墳墓。
據說,后來孝子顏烏死后,烏鴉又在其父墳墓旁銜土葬之。人們在這里建起了祠堂,稱為孝子祠。為了紀念那些筑墳受傷的正義的烏鴉,人們把這一帶地方叫做烏傷。秦始皇平定江南后,這里建縣名烏傷,公元624年,稱義烏。
據老人們說,當年烏鴉啄泥而成的大坑積水成塘,就是現在市客運中心北面的秦塘;烏鴉銜泥途中休息的地方因掉了不少泥塊,成了一座小小的饅頭山,前些年城市擴建,饅頭山被取土做路,成為城中北路的一段,大概位置在義烏登峰機械有限公司附近。
有趣的是,古人說:“搖光星散為烏。”搖光是北斗七星的第七星,這顆星星發(fā)出的星光,四散開來就化成了烏鴉。古人今人大都討厭烏鴉,大概因為它長得不漂亮,鳴叫的聲音又嘶啞的緣故,早上出門看見喜鵲就高興,如果聽到的是烏鴉叫,就覺得晦氣。還有許多用烏鴉來形容的詞都很不好,比如烏鴉嘴、烏合之眾、天下烏鴉一般黑。讀過本文的讀者,知道了烏鴉是天下最孝順的鳥兒,是“慈烏”,希望糾正對烏鴉的偏見,從此“愛屋及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