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女孩對割禮說“不”(2)
巧荷
簡·卡馬烏是在跨馬拉區(qū)倡導廢除割禮的一名社會工作者。她說,她和其他人最初著重在當地婦女中普及與割禮有關的醫(yī)學知識,幫助她們了解割禮對女性身心的傷害。但她們很快發(fā)現,在當地,接受割禮的雖然是女人,行不行割禮卻取決于男人。卡馬烏說:“事實上,男人才是作決定的人。男人才是(從割禮儀式中)獲得好處的人。他們(在儀式上)得到被作為贈禮的牲畜,他們花很多錢讓人們娛樂,并享受人們的尊敬。而在這個過程中,女孩子們什么都得不到?!?/p>
肯尼亞總統府國務部長朱利葉斯·松庫利前往基爾戈里斯鎮(zhèn)出席了“跨馬拉區(qū)向女性割禮說不”的儀式,他說,女性割禮“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都已經是一種行將消失的做法。確保女性割禮能夠很快消失,這是我們的職責”。不過松庫利同時強調,肯尼亞并沒有從法律上禁止女性割禮,因為這只會導致女性割禮轉入地下。他呼吁有關方面更加積極地致力于在肯尼亞年輕女性中普及割禮有害的知識。
傳統的力量之強大,如不身處其境很難理解。事實上,在肯尼亞的馬賽部族中,絕大多數人至今相信,女孩子除非進行了割禮,否則就算不得一個女人,也不可以結婚。肯尼亞方面近期在跨馬拉地區(qū)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當地99%以上的母親都行過割禮,而沒有接受割禮的成年女子則被逐出了部落。每年都有大量女子接受割禮。在被調查的尚未成年的女孩當中,將近一半都表示,她們愿意接受割禮。實際上,即使她們像卡布泰這樣公開而堅決地反對割禮,她們的族人也很有可能使用暴力強迫她們重復母親的命運。
跨馬拉區(qū)的馬賽部族通常在每年的12月份為邁入成年門檻的女孩舉行割禮儀式。到那時,上述76名“說不”的女孩當中,還有多少人能夠頂住家庭和部落的壓力,最終免受割禮的厄運呢?不過無論如何,她們已經說出了“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