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糖人
鈞溢
畫糖人也叫畫糖,是漢族民間用食糖來造型的藝術(shù)樣式,全國各地均有流傳,以四川自貢地區(qū)的品種最多、內(nèi)容最為豐富,其造型亦最為趣味。所用的工具僅一勺一鏟,而糖料一般是紅、白糖加上少許飴糖放在爐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牽絲時即可以用來澆鑄造型了。
畫糖人,顧名思義是以糖為材料來進行造型的,在繪制造型時,由藝人用小湯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畫出造型,這時,民間藝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關(guān)鍵。因為在澆鑄時,糖料是經(jīng)火加溫后溶開的,一旦冷卻后糖即凝固了,所以,要求民間藝人要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進行造型,以求一氣呵成。當(dāng)造型完成后,隨即用小鏟刀將糖畫鏟起,粘上竹簽。稍俟凝結(jié)便可以插上草把出售了。
畫糖人的題材有小說、戲曲人物、吉祥花果、飛禽、走獸、文字等的內(nèi)容,以人物和動物的造型最為有趣,若是側(cè)面的形象,便以線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則用糖料將其頭部堆成浮雕狀。由于糖料的流動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會出現(xiàn)雷同的造型。民間藝人在長期實踐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時根據(jù)操作的特點,在造型上多施以飽滿、勻稱的線條,從而形成了獨有的風(fēng)格樣式,給人以美的享受。
畫糖人分為以糖為底做畫和直接以糖做畫二種形式。
畫糖方式一
1、將白糖加水來加熱,先將糖煮熟(不要一直攪動,以免燒焦)。
2、將液狀的糖倒在光滑的銅板上,趁其未硬化,畫出造型。
3、趁未硬化或定型時,用鏟子慢慢鏟離銅板。
4、用竹筷黏在背面,放在銅板上待其冷卻變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