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

<sup id="mtwjv"></sup>
<legend id="mtwjv"></legend>

    內蒙古包頭五當召(廣覺寺) 草原上的布達拉宮

    思往事

    內蒙古包頭五當召(廣覺寺) 草原上的布達拉宮

    五當召,蒙古語“五當”意為“柳樹”;原名巴達嘎爾召,藏語“巴達嘎爾”意為“白蓮花”,“召”為“廟宇”之意,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石拐區(qū)東北約45公里的吉忽倫圖蘇木五當溝內的大青山深處,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1722),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賜漢名廣覺寺。第一世活佛羅布桑加拉錯以西藏扎什倫布寺為藍本興建,經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的多次擴建,逐步擴大始具今日規(guī)模。因召廟建在五當溝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通稱其名五當召。

    全區(qū)最大藏傳佛教寺院

    五當召,又名廣覺寺,位于包頭市以北54公里的陰山山脈吉忽倫圖山的五當溝,在連綿起伏的大青山深處,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它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抗卜楞寺齊名,是中國藏傳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也是我區(qū)最大藏傳佛教寺院。

    五當召占地300多畝,殿堂倉舍2538間,主體建筑由六座大殿、三座活佛府、一座存放本召歷代活佛骨灰的蘇卜蓋陵和新建的包頭蒙古民俗展覽館,以及多棟喇嘛宿舍土樓組成。全部殿宇均為典型的藏式建筑,殿宇坐北朝南,錯落有致地分布于吉忽倫圖山的主峰及兩側山麓,眾多僧舍散建于谷內平地。寺內所存文物豐富,現存大量金銅佛像、唐卡、瓷器、壁畫及其他宗教文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50件,二級文物2000件。五當召景區(qū)內森林覆蓋率達55%,是國家級森林公園。

    建筑形制獨特

    五當召之所以出名,不僅是因為規(guī)模宏大,還因為其建筑形制獨特。藏傳佛教在內蒙古盛行,但純粹的藏式寺廟建筑卻并不多見。

    五當召建筑風格,依照布達拉宮的六層格局建立,寺院依山而建,層層疊疊,渾然一體。由南北望,重重殿堂,層層樓閣,隨坡勢而增高。各殿頂有風磨銅羚羊對臥法輪,金光璀璨,襯托松柏之間,顯得格外壯觀。建筑物上棕色的飾帶,黑色的小窗,金色的法輪,紅色的柱廊,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光彩奪目,每處殿堂又可獨立成景。佛殿內部分別供奉著不同的佛像,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銅像高達九米。每個大殿的內壁上都繪有精美的壁畫,其中有很多耐人尋味的佛教故事。

    上窄下寬,平頂小窗,白色的墻體,紅色的柱廊……五當召獨具特色,在內蒙古現存幾十座明清寺院里,它被稱為“小布達拉宮”。

    “五當召”還是內蒙古地區(qū)有名的學問寺。為了弘揚佛法,還專門設有供喇嘛們學習經典、研究佛學的學塾(札倉)。學塾分四部分:時輪學部、顯教學部、密宗學部、菩提道學部。

    五當召景區(qū)素以優(yōu)美的山林和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而著稱,這里自然風光四季分明、景致各異,塞外的美景如詩如畫。夏秋時節(jié),可以在森林公園探幽、蒙古包度假、欣賞大型民族歌舞;春冬季節(jié),可以踏雪尋梅、高山賞雪,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應成趣。

    內容加載中……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