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 霜打柿子不裂嘴 鴨子蘿卜宜進補(2)
迷情
白蘿卜塊,生吃下氣
在山東地區(qū),有句農(nóng)諺是“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卜”,所以山東人霜降期間喜食蘿卜。農(nóng)諺還有“霜降蘿卜”一說,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溫差大,露地蘿卜不及時收獲將出現(xiàn)凍皮等情況,影響蘿卜品質(zhì)和收成。
白蘿卜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較高、價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間自古就流傳著“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處方”之諺語,現(xiàn)代也有說法稱蘿卜為“土人參”。白蘿卜還有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
飲食講究的人在霜降期間盡量吃些生的白蘿卜塊。白蘿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蘿卜,一是下氣,解腹脹之圍;二是白蘿卜入肺,肺應(yīng)秋季,白蘿卜可以加強肺的“肅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腸運動。
送走芋鬼,祛邪納吉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jié)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xù)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币虼司毡还湃艘暈椤昂驎r之草”,是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jié)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古人眼里,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此外,《雜五行書》說,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害也”。侵害身體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因此,能驅(qū)風逐邪祛寒的茱萸,在民間被用做驅(qū)病療疾之神物。
霜降節(jié)在民間還有許多講究,目的都是祛兇迎祥,求得生活順利、莊稼豐收。例如山東煙臺等地,有霜降節(jié)西郊迎霜的做法。
廣東高明一帶,霜降前則有“送芋鬼”的習俗。當?shù)匦『⒁酝咂瑝捐笏?,在塔里放柴點燃,待到瓦片燒紅后,毀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隨后將瓦片丟至村外,稱作“送芋鬼”,以辟除不祥。這都表現(xiàn)出了人們樸素的吉祥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