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北斗戲
飲香君
莆田北斗戲:一種獨特的宗教儀式劇
北斗戲是福建省莆田提線木偶戲的傳統(tǒng)劇目,演的是南斗北斗星君和臨水夫人陳靖姑降魔伏妖,掃除種種邪煞以保護宋朝太子長大成人,繼承帝位的故事。
和莆田另一種重要的宗教儀式劇目“目連戲”不同,北斗戲的故事題材似乎甚少見于其他劇種,更不屬于中國戲曲中的傳統(tǒng)劇目。它很可能是福建莆仙戲系統(tǒng)里的地方性民間戲劇。就莆仙戲來說,可分為以真人戲班所演出的“人戲”和以提線木偶演出的“偶戲”。但北斗戲都是以后者的提線木偶形式上演。
過去的北斗戲:經(jīng)營軸線木偶的人,大多是農(nóng)民,作為副業(yè)看待。因為過去演木偶戲,都是謝神酬愿時演唱的。如孩子們生病,為父母的就求神下愿,在孩子病愈后,演唱“北斗戲”,這種北斗戲,一是在孩子彌月、四個月、周歲或病愈后演唱,一是在結(jié)婚前一天演唱。
就是以提線木偶班來說,北斗戲井不是一個經(jīng)常上演的項目,而是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下才會演出:小孩病后痊愈或婚禮舉行之前。前者是為了還愿,后者主要是祈子,但往往也有在一般的酬神還愿情形下聘請戲班演出北斗戲。
因此,北斗戲傳統(tǒng)上和宗教儀式關(guān)系密切,是整個酬神祭掃儀式的一個組成環(huán)節(jié)。這一個特定的表演場合和目的,直接決定了北斗戲的故事內(nèi)容和表演形式,這點下面會詳加討論。在新加坡所看到的北斗戲,多是在廟前搭建一座傀儡戲棚演出。在聘請戲班演戲的同時,酬神主家也會請來專業(yè)道士在廟內(nèi)主持一系列的祭祖儀式(但也有單演北斗戲而廟內(nèi)無宗教儀式的例子)。往往戲棚上響起鑼鼓的時候,廟內(nèi)的道土也開始當(dāng)天的酬神儀式;也就是說,臺上的傀儡戲和廟里的祭祖儀式互相配合,同時進行。其實,在北斗戲的演出過程中,戲棚上的戲劇演出和廟內(nèi)祭壇前的宗教儀式并不單只是雙線式的同時并進,更是交叉式的交相滲透,互相轉(zhuǎn)位——戲劇和儀式融為一體,不可分辨。
故事組成和場合需要:北斗戲的神話故事
北斗戲的故事以宋太宗祈求子嗣為開端。當(dāng)太宗的請求感應(yīng)上天,玉皇大帝派遣赤腳大仙下凡為太子,故事隨即從凡塵的世界進人神話的領(lǐng)域。整個故事也圍繞著攔截花果的“天河圣母”和“南斗北斗星君”以及“臨水夫人陳靖姑”等生育保護神的一連串斗爭而展開。
故事中天河圣母及其部下天狼天狗、流霞產(chǎn)厄、孤鸞寡獸和南斗北斗、陳靖姑、王楊二將、張仙之間的神魔對抗,也是一場為保護太子渡過多種不同危機關(guān)煞的斗爭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北斗戲的情節(jié)骨干,就是皇太子在諸天神靈庇蔭下渡過重重關(guān)煞,得以長大成人的一段生命歷程。這個故事結(jié)構(gòu)的意義,下面會再有討論。如果說北斗戲的情節(jié)內(nèi)容,是以祈子一關(guān)煞一過關(guān)(神妖斗爭)一謝神為骨架的話,那么北斗戲的血和肉則是由幾個不同但相關(guān)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組合而成。這些神話和傳說,通過口傳和書寫的媒介,在福建一帶廣泛地流傳,成為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北斗戲的主要素材。
在北斗戲里扶助救護太子的主要神靈是“南斗北斗”和“陳靖姑”。
北斗戲在結(jié)尾前說:“且喜太子登基,天下太平,就此行前叩謝諸位南北斗圣君?!笨梢娔媳倍沸蔷褪腔侍又饕曛x的對象(在現(xiàn)實世界的還愿儀式里,南斗北斗星君的神位,也往往供奉在祭祖主壇的正中央,也是儀式中主家答謝的主要神靈)。南斗是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北斗就是位于天空的北邊,“旋璣玉衡以齊七政”的北斗七星。至于拜斗以祈禳增壽的信仰,可以說是淵源自干寶《搜神記》“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說法。
管轄至平原,見顏超貌主夭亡。顏父乃求輅延命。輅曰:“子歸,覓清酒一檢,鹿脯一斤,卯日,刈麥地南大桑樹下,有二人圍棋次,但酌酒置脯,飲盡更斟,以盡為度。若問汝,汝但拜之,勿言,必合有人救汝。”顏依言而往,果見二人圍棋。顏置脯斟酒于前。其人貪戲,但飲酒食脯,不顧。數(shù)巡,北邊坐者忽見顏在,叱日:“何故在此?”顏惟拜之。南邊坐者語日:“適來飲他酒脯,寧無情乎?”北坐者日:“文書已定。”南坐者日:“借文書看之?!币姵瑝壑箍墒艢q。乃取筆挑上,語日:“救汝至九十年活?!鳖伆荻?。管語顏日:“大助子,且喜得增壽。北邊坐人是北斗,南邊坐人是南斗。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斗過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p>
所以“南斗”和“北斗”就是掌管人間生死的神靈。所謂“凡人受路,皆從南斗過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應(yīng)該就是北斗戲情節(jié)的理念根源所在。
從中國的通俗文學(xué)作品,可以一窺古代拜斗祈禳的儀式和方法。在元劇《桃花女破法嫁周公》里,桃花女與周公斗法,教導(dǎo)彭大在三更拜祭北斗以延壽:
〔正旦云〕明日晚間正當(dāng)北斗星官下降。你買七份兒香紙花果。明燈凈水供養(yǎng)著。等到三更三點。那七位星官下降之時。受了你香紙花果明燈凈水。再要一領(lǐng)凈席。做一個席囤。你悄悄的躲在那里頭。等星官每臨去。你就跳出那席囤來。你休害怕。不揀那個星官。扯住一個。他問你要官呵。你便道我不要。他問你要祿呵。你便道我不要。他道你都不要。你可要什么。你便道我則要些壽歲。恁的呵。便好救你的性命不死了也。
拜斗祈禳的法術(shù),又見于明代章回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在“孔明秋夜祭北斗”一回里,諸葛亮仰觀天象,知自己“壽死不遠”,所以祭斗祈壽:
是夜,孔明遂扶疾出帳,仰觀天文,大慌失色,入帳乃與姜維曰:“吾命在旦夕矣!”維乃江日:“丞相何故出此言也?”孔明日:“吾見三臺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隱,相輔列曜以變其色,足知吾命矣!”維日:“昔聞能禳者,惟丞相善為之,今何不祈禳也?”孔明日:“吾習(xí)此術(shù)年久,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兵七七四十九人,各執(zhí)皂旗,身穿皂衣,環(huán)繞帳外,吾自于帳中祈禳北斗。七日內(nèi),如燈不滅,吾壽則增一紀(jì)矣;如主燈滅,吾必然死也。一應(yīng)閑雜人等,休教放入。”
姜維得令,凡用之物,只令二小童搬運。時值八月半間,是夜銀河耿耿,秋露零零,旌旗不動,刁斗無聲。姜維在帳外引四十九人守護。孔明自于帳中設(shè)香花祭物,中布七盞大燈,順布四十九盞小燈,內(nèi)安本命燈一盞于地上??酌靼莘诘厝眨骸傲辽趤y世,隱于農(nóng)跡,承先帝三顧之恩,托幼主孤身之重,因此盡竭犬馬之勞,統(tǒng)領(lǐng)貔貅之眾,六出祁山,誓以討賊。不憶將星欲墜,陽壽將終。謹(jǐn)以靜夜,昭告于皇天后土、北極元辰:伏望天慈,俯垂鑒察!”
土星燈既然象征北斗士星,則祭七星燈,便是禳星法,在中國民間信仰上,成為堅定不移之習(xí)俗。
在中國民間信仰里南北斗星君的職分是管轄人間生死之事,這點是沒有疑問的。值得留意的是南斗和北斗在北斗戲里的形象和性別問題。在北斗戲里南斗和北斗都是以女神的形象出現(xiàn)。若和《搜神記》及其他文學(xué)宗教典籍里所描述的北斗南斗形象比較,可看到在北斗戲里南斗和北斗已脫離傳統(tǒng)傳說中的男性官僚形象(“延壽司”),轉(zhuǎn)化成兩位救產(chǎn)扶胎、保赤佑童的女性神祗。
北斗戲中的南斗衛(wèi)房圣母,“奉玉皇有旨管掌花果,結(jié)孕成胎,善惡無私,報應(yīng)分明”。她坐鎮(zhèn)南斗宮,主理“采辦花果,注生送嗣”,差使林九娘將太子龍?zhí)ニ屯倍穼m注壽投胎。她又先后收服天河圣母、五路童子等妖魔,并親自下凡化作云游道士,解救太子疾病啼哭的痛苦。北斗宮的北斗歌夫人,“掌握生死而(兩)錄”,并教導(dǎo)林九娘用綠豆飯和牛乳引開攔截龍?zhí)サ奶炖翘旃?,幫助九娘渡過天河而令符皇后結(jié)胎成孕。因此在北斗戲里,南斗和北斗的職分除了傳統(tǒng)的“注生注壽”外,更負責(zé)保護婦女生育,照顧嬰兒的出生和孩童的成長。也就是說,南斗北斗在戲里被塑造成兩名生育保護神。這種職分的重新賦予,形象的改變和性別的轉(zhuǎn)移,都可以理解為北斗傳說在一個特別演出場合和目的——生育助產(chǎn)、祈子互赤——需求下的故事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