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龍 歐洲小型食草恐龍長1.5米/距今7000萬年前
沛風醬
說到恐龍,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霸王龍、棘龍等大型食肉恐龍。其實在整個恐龍時代,體型小的恐龍數量是更多的,而今天小編將要介紹的是釘龍,它體長1.5米,是一種來自英國的小型食草恐龍,生活于7000萬年前,接下來一起去認識看看。
釘龍基本資料
釘龍是一種歐洲的小型食草恐龍,主要以植物為食,包括各種蕨類和樹葉,它體長1.5米,體重500公斤,與烏爾巴克齒龍、似鳥龍差不多大,體型在目前已知的774種恐龍中排在第606位,生活在距今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
釘龍化石
釘龍化石最早發(fā)現于歐洲英國的懷特島,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部分骨骼。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專家推測釘龍是一種植食性恐龍,主要以植物為食,包括各種蕨類和樹葉,生存于晚侏羅世的歐洲。
形態(tài):釘龍長的像禽龍,但它們的區(qū)別也是很大的,釘龍背部有著顯眼的突起,這些突起在釘龍遭到其他肉食恐龍襲擊時可以當做防身的武器;另外,釘龍一般用兩腳行走,有時也四腳著地,所以有學者認為釘龍應該是禽龍的一個新種類。
禽龍是一種鳥腳下目恐龍,體長可達10米左右,屬于大型恐龍的一種,它最大的特點就是雖然四肢都是粗壯的,但只使用后肢進行奔跑,而它的前肢拇指部分則進化為了一個突出的尖爪,能夠很好的幫助進食,并且具有一定的水生習性……【查看更多】
歐洲發(fā)現的恐龍
在地球上,人類已經挖掘出了767種恐龍化石,并為其命名,在歐洲發(fā)現了126種,在英國發(fā)現了52種,其中就包括釘龍、槽齒龍、威爾頓盜龍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考古學家們的不斷挖掘和發(fā)現,小編相信會發(fā)現更多的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