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花/市樹
勿念故人
湘潭市市花—菊花
湘潭叫蓮城是因為它的湘蓮(蓮子)在以前非常出名。湘潭也一直弘揚蓮文化。但湘潭的市花是菊花。1986年,菊花便被確定為了湘潭市市花。菊花是湘潭市的市花,因為湘潭的菊花培植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有著雄厚的實力,在國內有著很高的聲譽。
1986年,湘潭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決議,確定樟樹為湘潭市市樹,菊花為湘潭市市花。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chǎn)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jié)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菊花經(jīng)歷風霜,有頑強的生命力,高風亮節(jié),更因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而被譽為“花中隱士”,1986年湘潭市民投票評選市花,菊花以最高票數(shù)當選,而整整30年過去,菊花在這座城市里幾乎已銷聲匿跡,湘潭城區(qū)內外更多看到的是杜鵑和蓮花,因而不少年輕的湘潭市民紛紛與時俱進的呼吁重選市花。
湘潭市市樹—樟樹
樟樹是樟科常綠大喬木,別名香樟(杭州)、木樟、烏樟(四川)、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小葉樟。原產(chǎn)中國南部各省,臺灣、越南、日本等地亦有分布。
樟樹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代表樹種,為亞熱帶地區(qū)(西南地區(qū))重要的材用和特種經(jīng)濟樹種。
樟樹是屬于樟科的常綠性喬木。高可達50米,樹齡成百上千年,可稱為參天古木,為優(yōu)秀的園林綠化林木。樹皮幼時綠色,平滑;老時漸變?yōu)辄S褐色或灰褐色縱裂。冬芽卵圓形。葉薄革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0厘米,寬3.5—5.5厘米,頂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圓形,離基3出脈,近葉基的第一對或第二對側脈長而顯著,背面微被白粉,脈腋有腺點?;S綠色,春天開,圓錐花序腋出,又小又多。球形的小果實成熟后為黑紫色,直徑約零點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8—11月。
灰褐色的樹皮有細致的深溝縱裂紋。樟樹全株具有樟腦般的清香,可驅蟲,而且永遠不會消失。葉互生,紙質或薄革質,樹干有明顯的縱向龜裂,極容易辨認。據(jù)說因為樟樹木材上有許多紋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個木字做為樹名。
樟樹是常綠喬木,它的常綠不是不落葉,而是春天新葉長成后,去年的老葉才開始脫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現(xiàn)綠意盎然的景象...樟樹的小花非常獨特,外圍不易分辨出花萼彌或花瓣的花有6片,中心部位有9枚雄蕊,每3枚排成1輪。
該樹種枝葉茂密,冠大蔭濃,樹姿雄偉,能吸煙滯塵、涵養(yǎng)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huán)境,是城市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廣泛作為庭蔭樹、行道樹、防護林及風景林。配植池畔、水邊、山坡等。在草地中叢植、群植、孤植或作為背景樹。就連宋慶齡故居也有兩棵呢!
樟樹的木材耐腐、防蟲、致密、有香氣。是家具、雕刻的良材;除了用來提煉樟腦,或栽培為行道樹及園景樹之外,樟腦還有強心解熱、殺蟲之效,夏天的話如果到戶外活動時可以試試看:摘取樟樹的葉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腳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喔。不過您如果注意觀察的話,也會發(fā)現(xiàn)到:樟樹也會有病蟲害的侵襲,在大自然界就是這的公平,總是一物克一物。